第55章 萧规曹随(2 / 3)

”。

冯小华知道刘炳厚说的是表象,德涞小镇一个亿的负债,可没有王德江一毛钱的关系,刘炳厚说的只是糊弄外人的套话。

真实情景是,德涞小镇是刘炳厚百分百的自持,王德江早就转换成债权人,从控股方退了出去。

冯小华虽然离开德泰城很多年,但是总有几个老朋友,而是冯小华的老朋友,早就做到一个部门负责人位置,探听些消息,渠道还是有的。

可能理解到自己说的有点太蒙人,刘炳厚追加了一句“这样,德涞小镇内部有自己的董事会,王总不参与,你作为董事会成员加入进来”。

这不是对冯小华的格外照顾。

刘炳厚意识到冯小华也不是当年的冯小华了,再像当年那么给点甜头就不知道东西南北的冯小华也或许成长了。

这权当是给冯小华商业总经理加个保障吧,让冯小华安心而已。

“师傅,您怎么说,我怎么做。其实收购是个好事,我怕暑期一过,生意萧条,我万一坚持不下去。其实您让我回来,我就心满知足了”。冯小华想到最差的结果,接受刘炳厚的诏安条件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这样很好,你啊,总是能摆正态度”。刘炳厚看到冯小华认怂,笑了起来。

“还有件事,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冯小华犹豫的征询刘炳厚。

“还有什么不能给我这个师傅说的”?刘炳厚反问冯小华。

“开业那天,范总和我交流过,海底世界在研究更新换代,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客户粘性很难形成,因此和我沟通儿童城一些项目加入进去,是不是能成为内陆海底世界的更好模式”。

“这个范总!海底世界周边还有五千多平,小冯你了解不”?

“知道,江总说起过”。

“对,当时我们的想法是,海底世界围绕海底这个话题,把五千多平利用起来,开一些关联店铺,与家长和儿童有关的,也可以开设和儿童城有联系的业态,但是小江给我汇报,海底世界一般人不懂商业,更不会招商和运营”。

“这个的确是问题,我也听说,他们租金定在一块五,毫不让步,还没有免租期支持和其他政策,让客商很难接受”。

“就是这个道理,高义建这个事情办的非常不好!我提醒过他,不行我们自己留着那个位置,让小冯来操作,他急着签约,就送海底世界了!这个事情我不是很满意”。

“师傅,范总提起这个话题,我不觉意外,黄克浩那边我经常沟通,他们的生意法则不适合商业零售,更多的是旅游概念,而内陆的海底世界,更多是娱乐概念,更贴近商业服务业,一味的以旅游概念做下去,卫江的市场容量有限啊”。

“范总提出这个来,也是让你传话,呵呵,你也不用太认真,他那边的想法是尽快收回投资,我的想法不尽然,我们毕竟是商业地产公司,如果他能考虑与德涞小镇形成深层次的合作,把一万多平资产装进新公司,才是真正的双赢”。

“这事,我去探讨下”?

“不用。你的长处还是商业领域,这些问题我安排高义建去处理。范总没诱惑你”?

“他是说了可以增加新业务,但是也没说怎么分成啊,谈了白谈”。

冯小华没敢说范总给自己的合作条件,经历了一年前的风波,冯小华再也不敢瞎实在了。

冯小华要是真说出范总的原话,估计刘炳厚又认为冯小华在变相谈条件。

这家伙,范总不会也是这么想的吧?冯小华一身冷汗。

老范同志可千万不要把我冯小华夹中间滚刀板啊。

“你就听听也不错,范总那人还是比较有水平的”。刘炳厚听了冯小华的话,也认为是借冯小华单纯传话,没有多想。

“师傅,商业公司成立后,尽量的协调海底世界和儿童城票务联合,应该是德涞小镇商业公司尽快实现的目标”。冯小华想,既然合并,那么就要实现利益核心才是,虽然这句话现在提有点操之过急,但是谈判也需要过程不是。

“这个自然,不过,合并也需要时间,商业公司需要新注册,我回国回来就操作,这一个多月你们先忙活眼前的事情。海底世界如果收购,你有什么想法”?

“一分为二吧。硬件都是我们的,软件部分他们投资五百万左右,谈溢价或许有增长,这个我看不准。关键是业务熟悉程度,硬要夺,这事现在太早,时机不好,看上一年再说吧”。

“哦,小冯,你在我面前一直装的吧?这问题你谈的到是头头是道啊”。

“哪有?我也就是个狗头军师,空想可以,真要实施,我就傻眼了”。

“这个你没说假话,不过要做起来,我就考考你,有什么良策”?

“师傅啊,如果比喻两国交战,那可没有人情可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