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些人停留在脑海(1 / 2)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是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的交汇处。拥有莫高窟,玉门关、阳关等历史古迹,是丝绸之路上文化汇聚而成的明珠。

这里是从上古时期,便已经存在。但是,处于边关的敦煌,也许是被大漠包围,让城市无法施展开来。导致一直不曾真正的繁华起来——至少与文明源头的中原,以及现在富饶的江南相比,确实如此。

上一次从这里离开时,这里好像连一栋真正楼房都没有吧,这边应该还是一片荒地。

好像在过去的时候,人们才刚从党水的西岸,向着东边逐渐蔓延开来;东边的村落总是三三两两的分散着,无法像现在一般,全是熙熙攘攘的人海。

与孙子一起,从车站打车。沿着省道进入敦煌市区的老人望着眼前这栋,仰着头看着都费力的酒店。

那时候的敦煌,还是用着穿过了整个敦煌绿洲的党河水。想要洗澡,还得跑去很远的水井里打水。等打满家里的水缸。然后,就着烧开的热水一起,冲一个爽快的澡——虽然在当时,这里干旱而炎热的天气,注定了即便是为数不多的洗澡,也多以冷水为主。

对了,那个水井,可是我和老伴相遇的地方。也不知道,那个水井被封了没有,明天一定要去好好看看。

老人泡在温暖浴缸内,有力的水柱从背后喷来。就这样老人躺在浴缸内,看着落地窗外,灯光如同繁星一般,川流不息的汽车,在夜晚分外的清晰。

人们自从新时代的到来,便开始不分昼夜的,在城市内享受着生活。争先恐后的,追求着奢侈,追逐着物欲横流的生活。

却从不知道,过去人们,如何在这个被沙漠环绕的城市里,用汗水和血泪,建立起这座惊艳世界的城市。

更没有发现,头顶那曾今明亮的星空;现在已经难以找寻踪迹。这或许是我们为自己的操之过急,付出的代价吧。

面对着这座看上去,已经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的城市,老人慢慢的合上了双眼。

不,不是大同小异的;至少在老人眼中,它是与众不同的。

他的气息永远存在在老人脑海当中。

他有着老人漫长岁月的痕迹。

。。。。。。。

“爷爷,我们该出发。”

男孩走到老人身旁,对着还在熟睡的老人说道。

“唉唉,我马上就好。”老人睁开眼睛回答。

可能是太久没有出远门了吧,居然还要孙子叫起床。

想当年啊,老爷子我可是不眠不休步走两天,照样能扛着枪,干掉几头狼的。

老人心中感慨,看着窗外,阳光明媚的城市。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市里车流不息,人们匆匆忙忙的在街上,赶着上班的公交车。

远处是火红的太阳。裸露在太阳下的土地,荒芜而干旱的盐碱地,却透露着曾经文明碰撞交融的气息。

这里是敦煌,众神与人曾经一起停留过的地方。

从阳关大道自东向西驶去,过了敦煌人赖以生存的党河,便能看到古城的遗址。

来到熟悉的地方,老人越发觉得城市的日新月异。

这里应该是当年城里首富的房子,现在怎么变成了公园?

难道是那个大款觉得房子不好看,把他推平了?

呵呵,那个抠门的玩意儿。怎么可能舍得呢!

那里我是以前最常去玩耍的山坡,现在居然变成了广场。

看来,我以前藏在土里的那些宝贝,都已经没有了吧。

那可是我母亲最喜欢的那艺。(那艺,又叫鹰笛。是塔吉克人的传统吹奏乐器。)虽然坏了,但也能值不少的钱呢。也不知道便宜了那个家伙。

现在的人那,一点都没有当年的人情味了。

你看看,连个互相打招呼的人都没有,全都走的匆匆忙忙的。连老人家站在一旁,也不知道让个座位。

记得我们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繁华。也没有汽车与楼房。

但是,人们总是互相微笑着,打着招呼。车马总是很慢,小孩们总是在街上,四处的打闹着长大。

那个时候,虽然贫穷,但却温暖。

老人走在男孩的身后,看着面目全非的故地,不时停下脚步,对着记忆里的人与物,评头论足。

“请问,这里怎么走?”

“哦,这里啊。早没了,你往。。。。。”

走了不知道多久。

男孩拿着一本书,对着城市地图看了半天。还是没有理出头绪,终于开始向身旁的人询问起来。

什么玩意儿??

老人往路人指去的方向看去。

一片高楼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