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追”在哈萨克人嘴里叫做“克孜库瓦尔”,它的的原意其实是“追姑娘”,多在婚礼、节庆等喜庆的时刻举办。
“姑娘追”起源于哈萨克族,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哈萨克族曾有两个部落头人结成儿女亲家。在姑娘过门的那天,来接亲的人当中有一个快嘴的,夸自己头人的儿子坐骑是从许多马里挑选出来的一匹千里马驹。这件事传到了姑娘父亲的耳朵里,姑娘的父亲为了夸耀自己的马和女儿的骑术,便说:“我的姑娘骑马向你们接亲去的相反方向跑,如果你们的小伙子追上了我的姑娘,那么今天就过门,否则改日再谈。”来接亲的小伙子迎亲心切,也不甘示弱就答应了这一挑战式条件。两个青年人立即翻身上马,姑娘在前策马奔跑,小伙子在后紧紧追赶。当他追上姑娘并绕到前面时,姑娘提出让小伙子在前面往回跑,自己从后面追,这样由追姑娘变成了姑娘追。后来,此活动相沿成习,一直流传至今。
到了后来,“姑娘追”成为了哈萨克族男女青年反抗宗法封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戏谑性的追逐互相认识、互相了解而萌发了爱情,最终结成伴侣的。
而到了现在,“姑娘追”已经成为了一项饶有风趣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不少已婚的成年男女也喜欢参加。
“咴儿咴儿~~”
坐在马上,秦宇其实没有太多精力去思考。
这个事情该怎么说呢?
等到“姑娘追”开始的时候,秦宇才知道,其实并不是每个未婚的青年都必须参加,这也是自愿参加的一个活动。
但是,阔孜明显与自己并不是这么说的。他居然还拿民族传统,尊重这种事情来威胁秦宇。
对此,秦宇只能捂着额头,表示“说好的北疆人的骄傲呢!!”“说好的可爱的北疆人呢!!”都是骗人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阿科克孜竟然同意了阔孜的提议,但是真正坐到马上,秦宇除了尴尬居然一下子想不到别的词。
阿科克孜用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秦宇。
“混蛋,我才刚学骑马没几天呢!!”
而秦宇的脑中,却只有这样的一句话。这就不得不证明,所有的单身汪,都是有原因的。
“秦宇朵斯,加油哦!!”坐在一旁,阔孜一脸幸灾乐祸的对秦宇说道。
“你这个混蛋,你就是个骗子!!”
秦宇看到他,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阔孜已经被凌迟处死一万遍啊,一万遍!!
“秦宇,你不用紧张的。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没关系的。”
这时,一旁的阿科克孜对着秦宇说道。
秦宇回过头,看到阿科克孜的眼睛,心跳不自觉的加快了一些。
嘴上却有些呆愣的说道:“啊?”
阿科克孜捂嘴轻笑,也没有再说话。
“真丢人!!”
秦宇懊恼的挠了挠头发,说道:“我没紧张,我就是第三次骑马,一下子还有些不习惯而已。”
阿科克孜想了想,说道:“是嘛,可是我看你上午叼羊比赛的时候,表现想到的不错啊!!”
秦宇说:“没有,你没看完基本上都只站在一旁,从来没有和他们一起抢过羊啊!!”
“可是,作为初学者,第一次就参加马背叼羊,还拿过分,已经相当厉害了!”阿科克孜说道。
“这样啊!!~~~啊哈~~啊哈哈~~”
秦宇一听,似乎也觉得不错,突然高兴起来。回过神,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二货一样的状态。
而阿科克孜似乎没有什么反感的样子,只是看着反应过来,尴尬的看着她的秦宇。捂住嘴唇轻笑起来。
“准备好了吗?”一旁的裁判问道。
“好了。”秦宇和阿科克孜回答。
“嘘嘘~~~”
阿科克孜率先骑着马冲了出去,而秦宇紧随其后。
姑娘追的跑道是一条笔直的跑道。去的时候,男子可以向被追逐的姑娘逗趣、开各种玩笑,甚至可以接吻、拥抱,不论如何的嘻闹逗趣都不为过,姑娘也不会生气。
但是,到达指定地点以后,男子需要立即纵马急驰往回返,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舍,追上后便用马鞭在男子的头上频频挥绕,甚至可以抽打,以报复小伙子的调笑,男子不能还手,只能任由姑娘任意的抽打。
当然,姑娘基本上是不会真打的,特别是如果姑娘本来就喜欢这位男子,那她就会把马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但如果遇到姑娘不喜欢的男子,且在去的路上又说了许多脏话或做了不少过分的动作,那姑娘就会毫不客气,挥鞭狠狠抽打。
而现在,秦宇出发没多久,便遇上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