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错拿着徐廷锋所书的八卦五形拳拳谱,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照着拳谱一招一式的演练起来。
“笃……笃笃……”敲门声响声,赵错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前去打开院门。见来人是辜远瞻,惊喜的道:“辜大哥,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辜远瞻迈步走了进来,半带调侃的道:“小赵又在练功啊?小心别冷落了娘子。”
赵错嘿嘿一笑,道:“习惯了,不练上一练就不自在。”
辜远瞻环顾四周,不见徐廷锋等人,问道:“徐廷锋呢?可是走了?那徐刚如何了?”
赵错脸色立马寒了下来,冷冷的道:“辜大哥此来,不会就是为了那厮?”
辜远瞻道:“出于江湖道义,总不能不管不顾吧。随口问一问而已。”
赵错依然冰冷道:“随便应付了一下,让他们走了。姓徐的那厮死不了,只是一身功夫去了一半多。”
辜远瞻神色一正,道:“此话怎讲?不会是你给暗中下了绊子?”
赵错不以为然,道:“以他那伤势,还用得着下绊子吗?能保住胳膊腿便不错了。这旧患定然是落下的,受伤的手脚痊愈后外表就是看不出异样,但终究会少力,内功运行也不如之前顺畅。这是大罗神仙来也没用的。”
辜远瞻叹了口气,道:“可惜了!苏州徐氏一门从此要没落了。从你的口气听来,对徐家还颇有怨怼之情,只是你还是动手救了他。徐廷锋所付出的想必非比寻常。”
赵错眼睛一亮,取出一茬纸张,递到辜远瞻手中,道:“我只是问他要八卦五形拳拳谱,没想到他连徐氏的独门内功心法也给录了下来。”
辜远瞻随手翻看了几页,叹道:“说来徐廷锋也是一代人杰,八卦五形拳在他手中已是演绎到极至。只是后人经已如此,他是不愿让一番心血,就此埋没,故而一并传下。”
赵错兴奋的道:“我的武功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这几个月来几乎没有寸进。刚刚我看了那拳谱、内功心法,感觉是顿时豁然开朗。”
辜远瞻道:“徐廷锋的五形八卦拳与你所学的拳法一脉相承,取之为用不难。这内功心法与这拳法最是契合,只有两相配合才能发挥十足。只是这武功练成了,再练其他的功夫就会有事倍而功半的感觉。如此一来你便不再是练武,而是为求一用而练拳,这是舍本而逐末。如何决择,你自己考虑吧。”
赵错如同兜头被一瓢凉水浇下,顿觉一片茫然,道:“还请辜大哥指教!”
辜远瞻语重心长的道:“年轻一辈,你的武功进境已是极为神速,并不是你天资如何过人,只是因为你没有那份浮躁之心,没有将精力放那些花巧的招式之上,将根基打磨的极为扎实。那些原先纵使耗尽心力,冥思苦练而不得要领的招式,只要境界到了,就能信手拈来。绝世高手,如武当开派祖师张三丰武学已达化境,近者如阳明先生其见识远超世人,天下武功于他们如观掌指。难道他们真的对天下武功招数都能了如指掌吗?”
赵错道:“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的,天下武功变化无穷,自然是学不全的。“
辜远瞻又道:“因而无论练武习文,都得有一个本源,从本源处着力,盈科而进,才是正途。这些时日,你的武功也不是没有进展,就如流水遇上了地上的坑洼,不把这些坑坑洼洼给灌满,是不会看到它在前进。”
赵错只听得一知半解,只得又问道:“什么是本源?是内功吗?”
辜远瞻道:“练武一途,内功为本,招式为用,用之在心,心明方可尽其用。本源不只是内功深厚,更要紧的是心如明镜。惟有明,才能随感而应,才能因时因地因敌之变化而变化。故而武者不怕敌手招式变化万千,只怕已心不能明了。想当年,我刚刚习武有成下得山来,闻得阳明先生文武全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过来请教。那时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对先生的武学见解很是不以不然,便出手讨教。先生仅执树枝一根,任我使尽浑身解数,机变百出,也不如先生平平淡淡有招无招的随意挥洒。当时,我以为那就是武学中的最高境界——传说中的无招胜有招。先生却是不以为然的说,‘无他,惟心明而已,明则无心外之物,自能应变无穷。’从此,我拜入先生门下,非但学武,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处事之理。”
赵错似乎有了些明悟,道:“辜大哥,受教了!
辜远瞻微笑着点了点头,又道:“你可知道阳明先生修习的是哪门内家功法?”
赵错摇了摇头,却是勾起了兴致,问道:“哪个门派的?”。
辜远瞻道:“阳明先生少年时曾得一场大病,之后身子一直不大好。后来,机缘巧合游学到武当山,与门中长辈坐而论道,得赠以武当内功心法。此功法乃祖师张三丰真人所创之原始功法,纯正平和,最是能静心养性,先生修习之后身体大有好转,是以一直勤练不缀,直到晚年。当年,我所传你的,也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