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杭州城中,各路兵马云集,浴血鏖战。胡汝贞亲率精兵,出现在倭寇主攻的第一线。其属下亲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结成阵势独当一面。最前排的刀盾手,以专防倭寇进身攻击;其后有长枪兵,专以刺杀,与倭寇对攻;最后配以强弓硬弩,压制射杀跳跃而起的倭寇。三线互为支援掩护,竟然极大的限制了鸳鸯阵的威力,遏制了倭寇的攻势。
倭寇猝不及防,刚一接战便在跃起之时,弓弩射伤射杀了好些个人。马上便知道遇上了劲敌,在舞扇子的指挥下,先以寥寥几个跃起,虚耗明军弓矢,而在明军射击的间隙,又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来回纵跃拉扯着,肆意攻击,又打得明军无所适从,节节败退。胡汝贞一见不妙,传下号令“不许乱放箭矢,以小队为组,轮换射击;其余张弓以待。”
在训练有素、堂堂正正的军阵之前,倭寇所倚仗的鸳鸯阵只能算是偏门,虽有出奇之效,却不能正面对抗中破阵而入。但此来的倭寇终究非泛泛之辈,纠集其中武艺高强之徙,轮番强行冲阵,并辅以砖石矛矢投掷过来,令明军防不胜防。
仿佛是认准了胡汝贞这前线指挥的所在,倭寇不停往这边冲杀。时间一长,战阵便拉扯出破绽,甚至不时有倭寇冲击到胡汝贞跟前。胡汝贞虽是文官,也练得一身好武艺,亲自挥刀杀敌,血染战袍,也是险象频发。幸得亲兵骁勇,久经战阵,护在身前死战不退,才护得巡抚大人周全。
倭寇又一次冲击过来,亲兵已有准备,护在胡汝贞身前,急道:“大人,这里危险,快退后!”
胡汝贞猛然拨开挡在身前的亲兵,一刀砍翻直扑到眼前的倭寇,厉声喝道:“已经无路可退了!惟有一往无前,奋力死战,方是活路。”
这时,又一队官兵开过来,为首的正是赵错顾欣雨,他们带来了赵文华的亲兵卫队。赵错双手分挚刀剑,冲锋在前,有如猛虎下山。明军有了这一支生力军的加入,精神为之一振,奋力再次打退了倭寇冲击。
赵错走到胡汝贞跟前,看他虽然没有受伤的样子,但是满身的血迹,盔甲上横竖交错的刀迹,仿佛在诉说着方才战况之激烈。大声道:“胡公,我来了,幸不辱命!”
胡汝贞哈哈一笑,道:“来得正好!我果然没看错人,当真将援兵给请来了。”
赵错道:“临阵撕杀乃我等一介武夫所为,胡公身负大任,当纵瞰全局,运筹帷幄,方是正理。”
胡汝贞毅然决然的道:“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此战只许胜不许败,以我之血激励三军将士用命,岂不亦得其所也!”
赵错知道劝不得他回转心意,此刻身后倭寇又杀至,遂鼓足中气,大声道:“请中丞大人为我等掠阵!”转身投入到撕杀之中。而旁边将士听得此言,亦高呼“请中丞大人为我等掠阵!”之言此起彼伏,士气大振。
胡汝贞抬头纵观这战火之中的杭州城,浴血奋战的三军将士。顿觉浩气贯长虹,豪气冲天的道:“备军鼓!我胡汝贞为众壮士擂鼓助阵!”便吩咐两名亲兵将巡抚衙门的登闻鼓抬来,置于高处,令众人可见。
胡汝贞高高挚起鼓锤,重重敲下,“咚!……”一声响亮的鼓声在杭州城上空回荡,在这纷繁吵杂的战场上也许尚不足以引起所有人的注意。而这只是一个信号的开始,鼓声越来越急,隆隆作响,彻底唤起了明军在心底的血性,给了明军一个无形而坚实的依靠,一个必胜的信念,指引着他们奋勇向前。
倭寇在短暂的错愕之后,便反应过来。一名头目弯腰捡起阵亡明军的硬弓,这是一把极其罕见的三石弓。试了试力道,搭箭上弦,张弓如满月,弦声响起,矢去如流星。胡汝贞只见寒光一闪,箭已到眼前,只来得及身形稍稍一侧,身体一晃,当胸便中了一箭。
鼓声嘎然而止,众人吃惊的转头望去,只见胡汝贞栽倒在地,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顿感茫然无措,几个就近的亲兵冲过去掺扶。倭寇一见到明军主将倒地,精神为之一振,嗷嗷叫的掩杀过来。但见胡汝贞挣扎着重新站了起来,断然推开前来掺护的亲兵,目眦欲裂,大吼一声,伸手折断箭杆,重新挥动着鼓锤,继续重重的敲击在鼓面上。
鼓声再次响起,更显洪亮,如滚滚雷音激扬回荡,明军又重新有了主心骨。那倭寇见一箭未能建功,重新弯弓搭箭,又是一箭射出。风声劲急,一名亲兵飞身而起,热血飞溅,他在用自己的躯体,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挡下了这一箭。倭寇们纷纷捡起弓弩,向着胡汝贞招呼过来。亲兵也回过神来,挚起盾牌在胡汝贞身前巩起一道血肉的长城,一个倒下了,马上又有一个顶上。
远处又有一道鼓声响起,与这里的鼓声相互应和着;不一会,又是一道……四面八方皆有军鼓之声回响呼应,杀声震天动地。
风在啸,火在烧,鲜血在挥洒,尸横就地,杭州城中激战正酣。各路武林豪杰之士纷纷向着战场聚拢,有任天放带着青龙帮众独当一面,有灵隐寺的武僧火线下山助战,更多的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