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东璧先生(上)(1 / 3)

剑影飘雨 公子仲言 4558 字 2017-05-26

赵错与徐廷锋、朱九爷三人出了议事大厅。

迎面走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布衣少年,少年看到赵错,快步走到近前,激动的道:“师兄……”

赵错看着眼前的少年虽然觉得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师弟,迟疑着道:“你是……”

“我是鹿儿,庞鹿。早先在杭州承师兄相助之恩,如今在师父东璧先生身边做个学徒。”少年赶紧自我介绍道。

赵错终于想起当日那衣衫褴褛的少年,道:“诶呀,小鹿,原来是你啊!如今收拾得……简直变了个模样。还真认不出来了。什么时候到的嘉兴?老师呢?”

庞鹿道:“跟随着胡大人刚过来的。师父也一起到了,他老人家还在房中读书编书。”

赵错向徐廷锋、朱九爷一拱手道:“徐大侠、九爷,小子先去了。”

“好的,你去吧!代我们向东璧先生问候一声。”徐廷锋、朱九爷与赵错挥手作别。

庞鹿迈着轻快的脚上在前面带路,赵错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道:“小鹿,这些天都跟师父学些什么?”

“学写字,还有就是学着辨认各种草药。不过老是会出错,总是做不好。我是不是很笨?”庞鹿情绪有些低落。

赵错抚弄着庞鹿的头发,微微笑道:“怎么,挨师父骂了?初学的都这样,慢慢就好了。”

庞鹿点了点头,又道:“师兄,你以前怎样的?师父老夸你聪明来着。”

“也差不多吧。”

“那得学多久,才能出师?”

赵错调侃道:“认真跟着师父学就是了,想这么多干啥?还没入门,就想着出师了?”

庞鹿认真的道:“师兄,那你学了多久出师?”

赵错尴尬的一笑,道:“师兄我没有学成出师,所以在外面一直不敢亮出师父的名头,生怕给师父丢脸。”

庞鹿惊讶的问道:“怎么可能?”

赵错沉默了一会,才道:“那时,老外出云游,那时少不更事,自以为学了几年医,就胆敢给人做柳枝接骨的手术,偏偏学艺不精还把伤者一条胳膊给治废了。后来老师知道这事把我臭骂了一通,我心中不服,一时气就自个跑了出来。后来,老师托人辗转送我不少医书让我自个摸索着学,我这才明白老师医者仁心,既是为我好,更怕我学艺不精误已误人。唉!”赵错叹了口气,悠悠的继续道,“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踏出了这个门,想回头,已经没有了那样的时光。身边诸事纷扰,太多的羁绊,不可能如以前那般心无杂念的学。我们跟着老师学,老师也是在学,学无止境。小鹿,好好跟着老师。不要学我,别看我现在好像风光,那也只是一技之长,已经再难有长进,这样不算会什么大出息。”

庞鹿似懂非懂的看着赵错,也不知他有没有听懂,还是听懂了多少。

……

来到一处独立的房子前。庞鹿径直推门而入,口中道:“师父……”

房间布置得朴素淡雅,窗前摆着一张书桌。书桌前李东璧一边翻着书,一手提着毛笔思索着。听到庞鹿叫唤着冒冒失失的闯将进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搁下笔,训道:“平时怎么教你的?凡事得有个规矩。”

“老师,小师弟也是一时激动的。山野孩子嘛,有些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过些时候就好了。想当年,我不也是这样。”赵错也跟着迈步进了房间之中,替庞鹿分辩道。

庞鹿感激的看向赵错,偷偷的扮了个鬼脸,道:“我去泡茶了。”

“哦!赵错,来了!”李东璧看到赵错,有些意外。随手拉过一张凳子,拂了拂凳面,放在身旁,“坐!”

赵错走过去,目光一眼扫过李东璧笔下的纸张,写着“远志,释名:苗名小草……”笔有三二百言,上面笔迹已干,不知为何却迟迟没有再下笔。便道:“老师,又在整理医书上?”

李东璧叹了口气,道:“让人头痛啊!你看就以这味远志而言,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说着,又拿出一叠纸张,随手抽出一页,“就说这狗脊吧,《别录》上就有强膂、扶筋、扶盖等数个名录,还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这说得,莫衷一是!”

赵错道:“老师已经是当世名医,难道也不能确定吗?”

李东璧摇头道:“学医越久越是感觉见知有限,而如此谬误实在太多了。最让我头痛的还是这些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中,虽然作了反反复复的解释,但是有些人根本没有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都是在纸上猜度。越解释越糊涂,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赵错道:“要想成为名医,还得如老师这般较真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