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小姐一番美意,还让姑娘你白白辛苦跑这一趟。”
巧倩想了想,道:“好吧!我就说一个,听好了,姑苏城有一座桥……”说到这里,便闭了口。
赵错等了好一会,也没等到下文,便催问道:“什么桥?”
巧倩加重语气道:“听好了,姑苏城有一座桥……”
赵错讨好的道:“能不能说明白一些?”
巧倩一摆手,道:“有些话本就不是我们这些做下人能嚼舌根子的,说这么多经已是擅越了。信,本姑娘已送到,也该走了。不用送!”
赵错稍一移步,拦住了巧倩的去路,道:“天色已晚,吃过饭再走也不迟。”
巧倩道:“本姑娘等你这么久没回来,难道是空着肚子的?早吃过了。”
赵错依然没有让开,又道:“这天色已晚,又快要下雨,一个姑娘家在路上不方便,这里有的是地方,不如在这住上一宿,明天再走也不迟。”
“哦!我明白了。”巧倩摇着手指,道:“你想留我下来,好找机会套我的话,对吗?”
赵错让点破了心思,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口中却是断然否定,道:“哪里?哪里?巧倩姑娘想到哪里去了?”
巧倩调侃道:“你说孤男寡女的,我敢在这里住上一宿吗?万一传出个什么……”说着,觉得似乎有些不妥,脸上微微一红,继续道:“还是趁着现在夜色未深,还没下雨赶紧赶路。”
赵错知道留她不住,只得让开路,掏出一块银锭子,塞到巧倩手中,道:“巧倩姑娘远来,水没喝一口,饭没吃一口便要走。小小意思,权当路上花销。”
巧倩接过银锭,掂量了一下,是五两重的一锭,笑道:“这意思可不轻啊!是不是想让本姑娘在小姐面前为你美言几句?”
赵错摸了摸鼻子,苦笑着道:“还用得着姑娘美言吗?只要别添乱就行了。”
巧倩转颜为笑,却将银锭抛了回去,道:“你这人有点意思,不过这银子我不能要,该我用的自有来处。先走了,不用送。”说完,转身款步而行。
赵错愣愣的,目送她走远,也不禁摇头一笑,暗道:看来是我世俗了。
回到屋中,赵错又拿出那张信笺,翻来覆去,看了又看,其中藏了什么玄机,实在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直到珍妹子送饭进来,犹在踱着步子,手上比划着,口中念念有词:“初七……初七……桥?”
珍妹子不禁好奇,问道:“公子,什么初七?什么桥来着?”
赵错心中一动,道:“珍妹子,初七是什么日子?”
珍妹子道:“七月初七,不正是七夕吗?”
赵错觉得摸着些门道了,又问道:“七夕,什么日子来着?”
赵错自幼流落江湖,孤苦无依,但凡过年过节,看到家家张灯结彩,最是黯然神伤之时。每每只能在心中默默念叨着,世间本无什么节日,只是世人无事自添纷扰而已,从不将节日放在心上。后来与赵惠兰兄妹相逢,东躲西藏,战战兢兢,更没有余心惦记那什么节日。是以,压根不知道七夕是什么节日。
珍妹子看样子也知道他不懂,便耐心的道:“七夕,我们这里又叫乞巧节,女儿节,是姑娘家乞巧祈缘的日子。”
赵错还是不明所以,又问道:“有什么典故传说没有?”
珍妹子道:“传说每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喜鹊便会在银河上搭起一座桥,让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可以往来相会。……”
牛郎织女的故事,赵错自小听过,只是从未和七夕想到一块去。一想到这里,不由兴奋激动得身躯发颤,珍妹子后面的话哪里还能听进去。
夕,是傍晚日落时分;桥,为鹊桥,姑苏城中还真有一座桥,名叫乌鹊桥。那么信笺上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七月初七乌鹊桥相会,不见不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