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道:“我要谢谢你,这三个月来,我又读了五百余本新书,在此之前,你摆到书架上的那些书,我已经反复读过了数十遍。”
陈磅礴回道:“老先生于我有恩在先,若不是老先生的这些书,我也只是个毫无学识的莽夫,要说谢谢的,应该是我才对。”
老人又道:“你身上有琉璃师姐的气息,琉璃师姐……。近来可还好?”
“谁是琉璃师姐?”
老人叹了口气,似乎有些低落的说道:“既然琉璃师姐什么都没跟你说过,那我便不问了。”
“能否告诉我你真正的名字?”老人道。
陈磅礴略一犹豫,缓缓道:“陈磅礴。”
“不错。”老人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老人从怀中掏出了一本泛着古黄色的书,交到陈磅礴手中,说道:“我看你并没有修行任何功法,先前发现你一直在找一本书,相比以你的体质来说,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
陈磅礴接过老人手中的书,定睛一看,《玄黄炼体决》五个大字狰狞飞舞的印在书面上。
老人接着说道:“殿外有五颗将要成了精的老白梨树,在它们树下修行,对你多有裨益,你去吧。”
陈磅礴对着老人再做一揖,不做犹豫,转身,走向殿外。
五颗冬日凋零,现如今已经渐渐生出嫩芽的老梨树井然有序的各执一方,汇成五星装,陈磅礴在其中间,缓缓的翻开了这本《玄黄炼体决》。
武极殿内殿,老人长袖一挥,昏暗的内殿顶部忽有成千上万明珠亮起,整个昏暗的武极殿内殿骤然变得璀璨起来。
武极殿门口,那块被陈磅礴擦拭过无数遍的牌匾摇身一变,奇迹般变得金碧辉煌,“武极殿”三个字如同活了一般,龙飞凤舞。
老人坐回那张摇椅,在桌下拿出了一杆沾了许多灰尘的烟枪,吧嗒吧嗒抽上了两口,其背影,无比孤单。
“大概,也算是我半个徒弟了吧。”
闻渊曾经想过让这个陈姓小子走他的路,可闻渊很快又否定了他这个年头,毕竟读了千余年书,一步从圣的故事说起来兴许精彩,可他却并不认为陈磅礴能静得下这分心来,如名,如相,这孩子浑身都透着一股武人气,二人确实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但这并不妨碍,陈磅礴从外峰将一个一个书架搬到内殿,点上灵禅香的那刻起,老人就打心眼里认可了这个孩子。
…………
此时第六峰已经随着天气转暖渐渐有了绿意,除了那五颗年年守时的老梨树生了嫩芽,其实更早的是那些生命力更顽强的杂草。
春风荡起,不算冷。
距离天门大比,也只剩下精打细算大概十个月时间。
陈磅礴力求心平静气的翻了开这本《玄黄炼体决》。
书中写道:
天地初始,便有了人类,鸿蒙二气一分为二,化天地灵气与玄黄战气。
有先天灵觉者,修天地灵气,以做大道。
退而求次者,修肉体凡胎。
殊不知二者行至尽头,却同为本源。
区别在于,寻常修士遇寻常武夫,二人争斗,多半是武夫占据上风。
各自初有小成之后,武人却往往只能避修士锋芒。
故而又有了修士更为上乘,武人却沦为末流的说法。
但凡事无绝对,数千年前,一个名叫盖英杰的巅峰武夫,引玄黄战气入体,斩杀陆地神仙的故事,震惊整个修真界。
后来多方证实其中有太多巧合,此事才因此作罢。
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于是我便写了这本玄黄炼体决。
以作天下武人参考。
仅仅是书籍介绍,便引得陈磅礴热血沸腾,他迫不及待的翻向了正文。
片刻后,少年把书合上,若有所思的盘膝闭目。
再不像初始聚灵诀那般神游万里,也没有了刚听到脑海中那道声音时,当夜梦中的血海深渊,此刻少年脑中,空明无比。
日月不断交替,直到五天以后,如老僧入定的少年才缓缓睁开了眼,倘若外人在旁,能清晰的看到少年在睁开眼的那一瞬间,双眼竟有精光闪烁。
随后少年起手,挥拳,试着耍了套武极殿中所记载的最粗鄙的练体拳法,竟有模有样,如同久浸此道多年的老拳师一般。
接着,少年又捡了些武极殿中所看过的一些通俗的招式使了个遍,大都有模有样。
夕阳余晖下,少年在五颗白梨树下辗转腾挪的身影被不断拉长。
殊不知,武极殿门口方向,那个从不踏出武极殿内殿的清瘦老人,此刻正迎风负手,津津乐道的看着少年勤奋的身姿。
突然老人呵呵一笑,也不见有何动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