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见古城(1 / 3)

巍峨的秦岭是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相较于朴实的北麓,南麓的风景更显秀丽,风情万种。

“凤舞古城”遗址位于丰南市平谷县木巷村东北方向的山谷中。去年,工人在铺设高压线时,从地下挖出了许多陶罐,随后上报当地文物部门。经过初步挖掘,出土了大量绘有凤凰图案的文物,因此被命名为“凤舞古城”。两辆大巴车穿过数不尽的隧道,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秋麦落和众人下车后开始搬物资和搭建帐篷。考古队伍驻扎在木巷村北面一片平坦的草地上,需要步行一里多的山路才能到达古城遗址。秋麦落与其他两个学姐分在了一个帐篷,收拾好行李后,相约去附近山里逛一逛。三个女生刚走出帐篷,就看到了同班的吕睿之和魏明谷。

“麦落,你们收拾好了吗?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吕睿之热情的问道。

“已经整理好了,谢谢。”秋麦落虽然和吕睿之同班,但是除了课业私下交流并不多。

“你们是要去山里吗?”吕睿之又问道。

“嗯,我和师姐打算先去古城那边看看。”秋麦落回答说。

“明谷,咱们也一起去吧。”吕睿之对身边的魏明谷说道。

“好吧,反正现在也没有其他事情。”魏明谷面无表情的说。

秋麦落对魏明谷不了解,因为魏明谷是他们这届考古系的“奇葩”。这人专业能力很强,任课老师和系领导都很器重和喜爱他,但是魏明谷性情孤傲,不爱与人交流,除了上课就是在图书馆,甚至连和寝室的人都形同陌路。可是如今看来,魏明谷对吕睿之的态度还算友好。

五个人顺着营地北面的山路朝“凤舞古城”走去。四月份大地回春,放眼望去满目翠绿,重重叠嶂,雾气缭绕。秋麦落望着秀丽的景色,心旷神怡。三个女生一路上走走停停,恨不得在每一片花草面前,每一处溪流旁边,每一块嶙峋怪石前方拍照留念。半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看到了“丰南市文物局”的牌子,现场还有几个文物局雇佣的当地民工在搬运土石。

一个穿着朴素的大爷,看到五个年轻男女拿着相机走来,以为是来秦岭游玩的游客,于是拦住他们说:“年轻人,这里不能参观,你们去别处吧!”

“大爷,我们是安西大学的学生,是和考古队一起来的,也会参加‘凤舞古城’的发掘工作。这是我的工作证。”吕睿之笑着和大爷解释,并将工作证递给他。

“原来是考古队的呀,你们不是明天才开始工作吗?”大爷看了吕睿之的工作证后,马上变得十分热情。

“我们几个先过来看看。大爷您能带我们四处转转吗?”吕睿之问道。

“小伙子,你们算是找对人啦。这里刚发现的时候我就一直在这守着,这附近我可熟悉了。”大爷姓李,是木巷村的村民,被丰南市文物局雇来看守遗址现场,已经有半年多了。

“凤舞古城”只是进行了前期的初步挖掘,周围拉设了警戒线。跟着李大爷转了一圈,秋麦落总觉得哪里别扭。后来,她发现“凤舞古城”东、南、北三面靠山,西面是一片茂密的丛林,只有一条可出行的小路。按照阴阳风水之说,这里阴气长年聚而不散,是极阴之地,也称为聚阴池,并不是建阳宅的好地方。而且她察觉到古城已探明的大致范围,也就是被警戒线圈住的地方,很像周易八卦的一半,可以想象成将八卦图横向切开,上半部分就是凤舞古城的轮廓。秋麦落甚至猜想,现在发掘的遗址有可能只是凤舞古城的一部分。如果这个设想成立的话,凤舞古城就是依照周易八卦定方位建造的,选址之人一定十分擅长阴阳五行之说,为什么还会在此处选址呢?耸立的山嶂雄壮狰狞,摇曳的树林婆娑诡异。不知道是否是心理作用,秋麦落总觉得此时的山谷比刚才进来时变得阴郁许多。

李大爷带着五人在古城周围参观完后,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做客,众人推辞不过便和李大爷一同去了木巷村。

木巷村是一个人口不足五百的小村子。村子北面靠山,一条自东往西流向的小溪将木巷村的东面和南面包裹住。刚走下一座小木桥,秋麦落就被绊了一下。旁边的穆兰学姐急忙扶住她,问道:“麦落,你没事吧?”

走在前面的李大爷、吕睿之和魏明谷闻言赶紧过来,询问秋麦落是否受伤。秋麦落连忙说:“没事没事,刚才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下。”众人随着秋麦落的指引,看到了木桥旁边被杂草掩埋的石头。魏明谷随后蹲下,拨开杂草,一方小石像露了出来。小石像长、宽、高差不多,大概30公分。石像外形好似鲤鱼,但头部长着两只犄角,两腮处生出两翼,头顶上方还有一根盘绕在鱼背上的长须,而长须顶部缀着一团毛球。由于长年被风雨残蚀,鱼尾已经掉了,可仍然活灵活现。

“这个好像是鲤鱼,但好像又不是?”穆兰疑惑的说。

“这是横公鱼。《山海经》中记载,此鱼‘生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