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华文化与养生思维(下)(2 / 2)

养生中国 嵩山奇石 2914 字 2017-05-30

是抱着追求长寿、养生的目的才去信奉道教。古人把道家和神仙联系在一起,人们用仙风道骨来形容那些修炼成功的道人。道教是追求养生的宗教,道教诞生在中国,这也更印证了养生在中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中国的伟人毛公说过:中医和中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中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能因为看不懂而否定中医。中医的经典是《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是讲养生,中医主张治未病,注重在发病早期治疗,没有发病的时候注意养生保健,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医生大多很健康长寿,活到八九十岁很正常,中医医生的平均寿命远高于人均寿命,这也证明了中医的养生效果。一个中医,如果他自己的身体不好,也一定不是一个好中医。

中国的饮食文化很复杂,但是在各种菜系的菜谱中,绝少有烧烤的食物。有一种名吃叫花鸡是在鸡外面包了荷叶和厚厚的一层泥土在火里烧;北京烤鸭是用一个专用的炉子烤,不会烤糊。烧烤这么简单原始的烹饪方式却被我们古人放弃了,为什么?因为烧烤的食物不养生。中国的饮食文化追求的是养生,不管怎样变化,都离不开养生这个主题。在中餐里面,不会出现西餐中有的五成熟的牛排、三成熟的鸡蛋,这不符合中国人的养生思维。

中国的音乐分两种,一种很悠扬,象琴、笛、萧、古筝等很悠扬,是文人雅士放飞灵魂的工具;一种很热闹,戏曲是老百姓重要聚会的必备节目,很多观众也会唱戏,还有一些戏曲的超级粉丝被称为戏迷,戏迷自发组织票友会自己自娱自乐。唱戏的人多长寿,听戏的人养生。

西方音乐传入中国,轻音乐和交响乐很受欢迎,成为高品位的享受,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西方的摇滚乐、重金属音乐在中国却是昙花一现,被边缘化了,为什么?因为这些音乐不养生。

中国的古建筑以园林建筑为代表,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也符合中国人的养生思维。现在西方的建筑被大量引进中国,城市建筑已经基本西化,产生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有的建筑方案全球招标,以采用西方设计师的方案为荣,这些建筑只是追求外观的奇特,不注重养生效果。

现在许多领域都是西化严重,西方文化迅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有人却在回头寻找我们的传统文化,自觉的恢复传统文化。

不管什么样的文化出现,中国人的养生思维不会改变,不符合养生的文化都会被逐渐边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