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想进城(1 / 2)

风雪迷途 一絮如来 3053 字 2017-05-30

塞北二月,地里还没有完全解冻。勤快些的农家,也只是在用耙子一层一层地收整着太阳新晒透的土粪。

街上的闲人开始多起来,有事没事地聚在一起说着闲话,讨论一下今年用什么种子和肥料。当然,这种讨论往往是这个一开口,就立刻会有反对的声音,说什么去年或哪年他或谁谁曾用过,不咋地,还是用什么什么更好……

江振也在,倚着供销社的院墙,和十几个人或站或坐,晒着太阳。

温暖的阳光打在脸上,真的很舒服。

还有空气中那被阳光新化掉的尘土散发出来的气味,闻一下就想让人睡着。

……

“其实不怪韩启媳妇,是她公公去小峰家要的地。去年她把地从韩超那要回来时就干了一架,强包给的小峰。今年是老韩头出面,要回来说是他要种。”

“我可听说这两天小峰家可挺热闹,学活儿的,看热闹的,要地的,当然也有借钱的……”

……

江振静静地抽着烟,大家在谈论小峰的事。但做为本家堂哥,他不好出来发表什么个人意见。

“也不怪人家要地,这地在小峰手里,山地愣是种出了水浇地的收成,我那水浇地才出一千二百斤苞米,满打满算五六百块钱……”

“那也就人家小峰,咱也种了苕帚苗子,三百多块钱就卖了还乐够呛,谁压到年后才卖……”

“还有那苕帚,我那天去看了会,真是好看,难怪批发还三四块钱,真费事了。六两多一把,一亩二百二三十把,这得多出多少钱啊!”

“走,呆着没事,上小峰家坐会去……”

“走走走……哎,江振大哥,走啊?”

江振没有跟去,推说着家里有事,挥了挥手往回走去。

自己家也种了十二亩地苕帚苗子,秋收回来摆成三堆。自己家场面还没收拾利索,那天中午来了个三轮车收走了两堆,大概有八亩多,合三百二。剩下那四亩也是想卖的,可那天那个车实在装不下拉不走了,再之后忙着收秋,家里多半没人,再没卖。冬闲时自己绑了些,都是一斤多的老式苕帚,现在接近一半,出了三百把。剩下那堆还有二亩地?说不好!

“收苕帚苗子,收苕帚苗子……”

迎面开来一个三轮车,上面拉着半车苕帚苗子,大喇叭嗞嗞拉拉的叫喊着。

江振站在路边,等车开到跟前,摆手让车停下。

“我那还有点,不多。要不要看看?”

“看看呗,不过我这有半车,多了可拉不上。这村里没多少了,这车回去不来了!……”

江振坐在三轮车副座上,和司机闲谈着,拐了个弯,把车停在自己家院门口。

“就这些,你看看苗子,给个价我听听。”

“是不多,不过装我车上,不满也差不多了……苗子不错,你要个价吧,我看行就拉。”小贩子说着话,随手从戳立着的苕帚苗子捆中抽出两缕,捏了捏,然后“咔咔”一折,扒成了净苗,将剩下的半截随意地扔在地上。

“我这是三亩地的,也不多要,一千块钱。”江振用脚尖踢了踢折下来的杆子和叶子,抬起头说。

他瞪着眼睛看着小贩,来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呵呵……你也别说你三亩五亩,我也别说看不到那多。五百块钱,我就装!”小贩摇摇头,笑了。

“你可别逗了!我们村这两天有卖的,一亩地就是五百多。我自觉我这苗子比他那可好多了,一千可真没和你多要!”江振有点不高兴。

“你说的是你们最后面第二条街西头那家吧?老徐拉跑的。头天过的称,两块一。凭心说别管人家是合五百还是六百,老徐那十三车拉回去扒完,挣了一万。第二天又来,拉了四车,估的堆,拉到家一过磅就傻了,要是扒苗卖最少得赔五千块钱。老徐留家里绑呢。你要是卖,估堆我给你六百,一分不长。要是过称,你这个铡的别看长,也给你两块一。”

小贩也是砍块,直接说明说透。

“你也别六百,我们也别一千,八百行不?”

说这话的是嘉琪妈妈。院里的动静她隔着窗子也听到看到了,现在出来想掰开,把苗子卖了。

江振回头瞪了媳妇一眼。八百?臭老娘们瞎搭讪啥呢?人家小峰都五六百一亩了,这二亩,一千少一分不卖……

他正想说话,那面小贩子已经开了口:“不不,就六百。不行咱就过称。”

“这咋过,家也没有台称……”江振有点出火,但还是耐下心说。

“好过!用小称称十多捆,一平均,一查数。”小贩明显没少这么干,张口就来。

江振从厢房取出绳子铺在地上,和小贩一人选了五捆,扎住。两个人用杠子抬住三百斤的杆称,轻飘就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