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可别怪我(1 / 2)

风雪迷途 一絮如来 2944 字 2017-05-30

“……嚓、嚓……”

木铣一下下扬起,沉重的粮食和轻浮的蔑糠一分两开。

物竟天择,自有标尺。

月寂,风疾,人不寐!

秋天的夜并不宁静,整晚都会有车马不时的在路上静悄悄地驶过。

山上有看地的,路上有拉地的和赶着上山的,路边那一个挨着一个的场面里更是有看场和侍弄场面的。

这在忙碌的秋收时节很是平常。

三春没有一秋忙。

地是要看着的,尤其是那些白天收割了却没来得及把庄稼拉回场面的地。

每年都会有被“拉错”的地。

对于这种“助人为乐”做了好事不留名的行为,乡村俗称:下夜儿。

毕竟是夜里。

再明亮的月光,也无法完全摒弃黑暗。

月亮做不到,太阳也做不到。

早年就发生过大白天被“拉错”地的事。

最宁静的,反而是村里。

猫睡了,狗睡了。忙碌一天的人们也睡了!

劳累与愿憬,在梦想中舒缓和凝结。

欣欣没有睡。

这个秋天,因为雇人劳作,所以除了在家做做饭和哄孩子,她没有太多大展身手的机会。

所以,她成了这村里少有的几个闲人之一。

这种闲,在与被别人的忙碌衬托下,渐渐变了味道。

无聊!

很无聊!

她静静地平躺在炕上,静静地听着风吹动窗帘的声音。

夜风很凉爽,吹散了余暑的燥热。空气中弥漫着乡土的气息。

渐而,窗帘从轻轻地摇曳变成了翻卷,夜风如许。

她没有去关窗,哪怕是关小一点点。

顺手扯过一床斜放在一旁的单子,将身子和头胡乱的蒙住。

……

透过路边杨树那稀零的黄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斜的斑驳在脸上。

江峰将手中的扫把扔在干净的场面上,一屁股坐在上面,伸手从包里取出烟来,慢慢点燃。

赤红色的苕帚苗芓斜向堆成一凛,东北对西南,干干净净。

下风头斜坡式平铺着半场面的蔑糠。

“比去年少了不少。”他嘀咕着。

是呢。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年比去年少了十多亩地,也与今年收割得早有关。

早收割的庄稼,总是欠收的。

他扔下烟蒂,用脚踩灭。站起身走向拴在场面外围的骡子。

一片黄叶从树上飘飘然在身前跌落。

他停下脚步,弯腰从地上捡起这片叶子。

火柴粗细的叶柄泛着金黄,彰显着自己的成熟。

柔软的叶片还很湿润,一抹淡淡的霜白已浮上脸庞。

“下霜了!”

……

“吃完饭你找下袋子,我眯一会儿。找好叫我,咱们去场面灌苕帚苗芓。”江峰抓着花卷,在鸡蛋汤里蘸了一下,一边对欣欣说着,一边将花卷丢进嘴里。

“不去捆苕帚苗子,大白天你睡什么觉?抓紧捆,不等捆完就得卖辣菜……”欣欣抬头白了他一眼,又低头吃饭。

“困了,扬了一宿。”江峰端起碗把汤一口喝了个干净,身子往后挪了挪,一歪头枕在被垛上就要睡觉。

“吃饱了就往那一死,家里啥也不管。不起来收拾个地方,那多袋子往哪搁?干尼玛点儿活就装死……”欣欣赿数量赿来气,声音一声比一声高。一侧眼睛正看到小薇爬向躺着的江峰,一伸手捉住孩子的脚脖子拖了回来。嘴里叼叼着:“你找他干嘛,没看那身上全是苕帚毛毛,粘身上又扎又痒……”

“不用找地方,先垛院里就行。苕帚苗子不往家拉,这是村里,万一着了火不得了。粮食拿回来下雨就先塑料布盖住,卖完辣菜就盖厢房和猪圈……”江峰翻个身,脸侧向墙嘟囔着。

“猪圈?你还真要养猪啊?不要说好几十头,一头也不养……”欣欣“啪”地一声把筷子拍在桌上。

江峰没有吭声。

养猪这事,去年他就想,毕竟自己有粮食,再搭配点玉米就能解决。至于仔猪和养殖技术,欣欣的二姑、自己的二姨家就有猪场,这些都不是问题。考虑到需要离村建舍,涉及到盖房子和打井,投资比较大,自己又只有那五万存款,还是有很大压力。

现在却又不同。

今年别看地少,但收入六万还是有把握的。所以,这一年来江峰也是没少在养殖这件事上下功夫,包括选址和些基建准备,对一些相关的技术资料都做了研究。

可是眼下,欣欣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