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国(2 / 2)

般?”

张甫向着穆仲怀手指的地方看过去,突然笑道:“公子是在说雉奴啊!”说罢对着正在操练的护卫们喊道:“雉奴过来一下,公子有话对你说。”护卫们听到他的呼喊都停止了操练,队列中的小小少年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提着手中的刀就跑了过来。

“张叔,公子你找我?”雉奴跑过来又擦了一下头上的汉。

“你叫雉奴?”穆仲怀看着眼前年纪应该比自己还要小上一些的少年,饶有兴趣的问道。

“回公子,小人就叫雉奴。”小少年有板有眼的行礼答道。

“你这么小怎么就当了了护卫了?”穆仲怀问道。

“回公子,雉奴的父亲是我等军中袍泽,当年万石公兵败,雉奴的父亲和我等护佑万石公从乱军中杀出,当场战死,就留下这个孩子。我就把他从豫州带到了建康,本来想着是让他在谢府中当一个仆役也好,结果这孩子非要和我们这些护卫混在一起,每日操练,说是要为父报仇。虽说护卫的操练一般不是太重,但对于他一个少年也是太繁重,结果他竟然坚持了下来。”还没等雉奴说话,张甫就抢着回答道,边说还边用手微拂这雉奴的背部,眼里满是慈爱之色。

“公子,你是来让雉奴去当仆役的吗?雉奴不要去当仆役,雉奴要跟张叔他们学本领,将来在战场上为爹爹报仇。”眼前的小小少年看着穆仲怀有些惶恐的问道,眼神里却透出一股倔强的味道。

“额”被少年当成了要把他抓去当仆役的坏人的穆仲怀很是尴尬。“那个,我就是过来看看,不是来把雉奴抓去当仆役的。不知道雉奴在这里,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雉奴想要什么跟仲怀哥哥说,仲怀哥哥下次一定给你拿过来。”自从来到这里,年龄一直都是老幺的穆仲怀对于眼前这个年纪比自己还要小上一些的少年很有好感。摸了摸身上想看看什么能送给他当作个见面礼。却发现送什么都不合适,他身上也就有两块玉,一块是母亲王婉给自己的,谢玄还说了千万不要示于外人。另一块是谢安送给自己的,现在正在腰上挂着,好像用来送人也不合适。于是把雉奴拉到身前,语气里带着几分歉意的说道。

“雉奴不要仲怀哥哥的礼物,雉奴要听仲怀哥哥讲故事。”小小少年雉奴发现穆仲怀来不是要把自己带离护卫队的,也不在害怕,大着胆子说道。

“定是我大哥穆清风告诉你我会讲故事的吧,说吧,雉奴想听什么故事?”穆仲怀笑着问道。

“雉奴想听仲怀哥哥给我讲三国的故事,每次清风哥哥只给我们讲一点点,他说是仲怀哥哥只给他讲了那么多,他也没办法。这次仲怀哥哥可要给我们讲多一点,张甫叔叔他们也很喜欢听的。”雉奴终于露出了几分应该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有的天真,带着几分渴望的说道。

“行,就给你们讲三国,不过我大哥给你们讲到那了”穆仲怀没有迟疑的回答道。这三国自然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了。只是这个时候离唐宋都远的很,跟别说明了,罗贯中大大更是以基因的形式存在于他不知道多少辈的祖先身上。所以穆仲怀就无耻的提前把这本传世名著给搬了出来,将给兵痴穆清风听了。本就对兵事特别感兴趣的穆清风自然是听的如痴如醉,每天夜里都要央穆仲怀讲上一段才肯睡觉,没想到他拿来讲给这些护卫们听了。只是左右穆仲怀也才开讲没几天,他自然也没多少内容讲给护卫和雉奴听了。

“清风哥哥讲到十八路诸侯会盟了,仲怀哥哥快给我们接着讲下去。”雉奴急切的说道,听到他这么说,一旁的护卫们也都自发的凑过来围成了一个小圈子,看来他们对《三国演义》也很感兴趣。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以达诸郡。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各投洛阳来。”

穆仲怀的思绪被拉到上一个已经落幕的纷乱时代,那个时代也像现在一样。群雄并起,四面兵戈,无数个势力在神州大陆上相互倾扎,只是那时的无数个势力都有一个共同的民族——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