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2 / 3)

韶光曲 张包包 4267 字 2017-06-16

修行的境界分为九重,每一重都有官方的名称和定义,每三重为一个阶段,分别为初境、中境和高境。因为要从道院毕业需要达到中境,也就是第四重境界,而绝大多数的修行者都受阻于第三重,所有两者在修行者中便有了“金鲤”和“土狗”的别称,寓意着前者已然迈过了最重要的门槛,修行的前途有了无限的可能,而后者则意味着困守道院一生,成龙成凤终成幻梦。

其实在北岳道院,更多的修行者终其一生也破不出第一重境界,被称为“公鸡”,寓其只是徒有一个修行者的称号而已,连只看家护院的土狗都不如。

六十年前,在家乡被公认为修行天才的孙大齐来到赵都晋阳,参加道院试,并顺利地考进了北岳道院,成为了一名修行者。那时的他,雄心勃勃,心无旁骛,一心想在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内成为北岳道院最年轻的金鲤。

可惜百里天才往往只是千里庸才、万里蠢材。十年过去了,他是一只公鸡,三十年过去了,他还是一只公鸡,如今六十年过去了,他成了一只老公鸡。

与他同期进入道院的几个同年,包括那个他看不起的吴顺,都成功的晋入了第二重境界,具备了给他上课的资格,还有两个同年晋入了第三重境界,开始了冲刺道院毕业考的征途。更不用提这六十年中,北岳道院培养出四名毕业生,其中三人入院的时间比他晚。

如今孙大齐已经不再奢望从道院毕业。最让他恐惧的是,他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在这个人均寿命不过四、五十岁的年代,堪称老寿星了,可是作为一个修行者,他的面貌看上去不过三十许人,白面短须,五官端正,眉眼中还颇有青春勃发之意。加上一身青衫,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不算太挑剔的姑娘看到他,说不定还会春心萌动一番。

可是他很清楚,修行的目的从来不仅仅是一身高超的道法,更重要的是长生,或者是……永生?

从入境进到北岳道院那天起他就知道,人生百年在他来说只是个起点。如果他能破境晋入二境,二百岁将是他人生的下一个起点。直到九境,遐龄千年将不是梦想。

至于成仙成神,他还没想过。因为他已经七十五岁了,还依然停留在修行的第一重境界。

这意味着他还有二十五年的青春。二十五年后,他随时可能一夜白头,就此老去,乃至死去,除非他能够破境,否则他的生命在未来的一百年中,随时可能画上一个终止符。

所以,尽管他整日里对人说他只希望有朝一日能摆脱“公鸡”这个让他受尽耻辱的称号,说他无法再忍受坐在学生席上仰望讲坛上吴顺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说他矢志不渝的坚持从道院破境的梦想,还说了许多他自己都记不清楚的理由。可他自己清楚,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怕死。

可他依然是一只公鸡,还是一只前途无望的老公鸡,所以像这种千里迢迢远赴燕国北疆挑选道院试的应试学子的苦差,还是毫无争议的落在他的头上。

大燕帝国对于北疆边境的严密管控和世俗政权对于修行世界的警惕提防,使得孙大齐只能跟随由一个兵部郎中和吏部主事带队的官方巡视团来到北疆。这个巡视团的使命包括边境城塞巡查、战功评定奖罚、军官晋升调职,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宣示皇帝陛下对戍边将士的关怀激励等等杂七杂八一堆事。不过新年临近,这些中央大员们可没蠢到跑去最前线的城寨跟傻大兵们一起喝风吃雪,于是巡视团走到镇北将军府驻地代州就再没动过地方,据说下步行止要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再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心要破境的孙大齐本就跟这帮官们没什么共同语言,加上年节临近,官员们应酬不断,饮宴狎妓,让孙大齐尤其不能容忍。据说修行者修行到一定程度,必须要餐风饮露以纯净体质,孙大齐当然做不到也无需做,但清淡饮食隔绝外欲对于修行大有好处却是事实。孙大齐为了修行粗茶淡饭了几十年,连老婆都不肯娶,怎么可能此时破了清规?于是他借口寻一僻静处冥想修行出了城。

虽然他对于被指派出来选拔考生这个苦差一肚子牢骚,但他牢骚的是被派去的燕国北疆这个地方,而非选拔考生这个事情。要知道一旦他选拔的考生通过了院试,无论将来修行成就如何,哪怕是入了九境,遇见了也要对他行师礼,哪怕他只是只老公鸡。这是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啊!所以一旦这种事情派下来,不但道院的学生们要抢破头,连讲师教授们都会放下架子千方百计弄个名额。

可问题是他孙大齐被派到了燕国北疆。天下七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北岳道院的招生范围是燕赵两国,赵国的生源状况还好,燕国经过五百年前的蛮子入侵,至今尚未恢复元气,纵然在七国中版图最大,人口却是最少,相对应的具有修行天赋的人才也最少。尤其是燕国北疆,作为与蛮人对峙的最前线,除了边军就是流民游商,哪有什么世家大族,更不会有什么血统纯正、天赋超群的好苗子。百年来这里能选拔出来参加院试只有个位数,能通过的更是一个也无,所以孙大齐被打发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