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最后一票(上)(2 / 3)

韶光曲 张包包 4470 字 2017-06-16

说南蛮子的制式弓射程不及自己的骑弓,就算自己的骑弓也没进射程呢!这玩意明显比羽箭大得多呀?也不是投枪短斧类的投掷型兵器,那玩意射程更近。更不可能是弩箭,南蛮子装备的床弩倒是射程远威力大,可是那东西又笨又重,在草海里寸步难行,再说没看到对面的敌人推着弩车啊?

没有人也没有时间给哈什马那个不够灵光的脑袋答疑解惑,死亡的呼啸已经迎面撞上他的族人。他的族人已经足够谨慎,没有一个人的脑袋探出高高的枯草,对面飞来的东西却莫名其妙的以几乎不可能的角度射入他们的胸膛、脑袋。大片的鲜血飙红了枯草,垂死的惨叫惊走了飞鸟,失去控制的羽箭胡乱插向了斜阳,被流矢误伤的战马凄厉的嘶鸣,马群开始骚动,继而惊走,践踏冲撞着自己的主人与伙伴。

形势瞬间逆转,哈什马从猎人变成了猎物。不过很幸运,他在最后一刻以一个干净利落的狗抢屎躲过了致命的一击,结果就是躲在他身后的随从鲁哈坎遭了秧。他庆幸的看了一眼那把从鲁哈坎眉心插入、贯出后脑,刀柄还在微微颤动“巨型飞刀”,然后马上站起身来怒吼着收拢族人和马匹撤退。

不是他不够勇敢,居然被四个南蛮子吓破了胆,而是他那有些僵化的脑子形成的思维定式使然。草海这个倒霉地方,那么高那么密的大叶葵,让哈什马们赖以自豪的骑射凿穿本事全无用武之地——你的战马就算能日行千里,在草海里一样迈不开腿,只能小步慢行,如何纵马弯弓?如何冲刺凿穿?所以草海作战,只要能先敌发现,然后远程覆盖,这时你差不多就赢定了。为什么呢?在草海里,四条腿的马没有两条腿的人跑得快众所周知,所以骑兵一旦进入草海就会小心仔细的践踏出一条可以短时内纵马疾驰的便道,一旦遇袭马上回头就跑。你有便道,对方隔着老远只能望而兴叹,但这一仗也就算人家赢了。

所以哈什马选择了撤退。他跟南蛮子打了十年仗,有攻有守,但基本就是这么个套路。时间久了他早就没了全歼对手的奢望,当然也不认为自己有会被对手围歼的可能。今天既然设伏不成反被伏,他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但是人的下意识支配身体的时间通常都只有那么一瞬,哈什马的神经反射弧就算比正常人要长那么一截,跑着跑着也反应过来了:对面就是小猫三两只,我跑什么跑?

一想到要回头迎战,他又有些犹豫,万一那四个货只是诱饵,还另有伏兵,岂不是送上门给人家砍?可就这么跑了,闻名草原的大勇士哈什马领着三百号人被四个南蛮子像撵羊一样满草海的四处乱窜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也不用活了。

不过很快哈什马就不用犹豫了,因为在他们撤退的前路、那条他们用来救命的便道两侧的枯草中,又逶迤出现了一道黑线缓缓向他们逼近,继而一蓬蓬箭雨从黑线处腾空而起,上百支精钢打制的箭簇映着斜阳寒光,射入哈什马的眼帘。

被哈什马和张小蒙搅了春梦的宁城老兵痞们,一路骂骂咧咧的出了宁城,骂骂咧咧的进了草海,现在又骂骂咧咧的抄了哈什马的后路。

“冲过去!杀死他们!”

眼见又有几十个族人身插利箭浑身浴血摔入枯草,哈什马发了凶性。一箭未发一刀未出就折损了近半数人马,哈什马从来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仗,他那个容积很大但存货不多的脑袋里已经考虑不到怎么向小伯克大人交代的问题,他只想把这些狡猾的南蛮子统统杀光,把他们的脑袋割下来当夜壶,一晚上换一个,能连换好几个月……

怒火攻心,哈什马理所当然的一拨马头,冲那四个罪魁祸首杀去。他身边的族人们,自然亦步亦趋,而离他远的,只听到勇士大人的那声怒吼,有的顺势往前冲,有的回头往后杀,自然乱作一团。

哈什马打仗有他的套路,张小蒙和游骑兵们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以往当张小蒙扔出那八十把“飞刀”,他们这四人组的任务就算齐活。三斤六两重的大直刀,隔着七八十丈的距离甩出去,还要刀刀致命,不但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而且张小蒙又是老兵痞们一致公认的“耐久不行”,这阵子就算没上气不接下气,也是浑身大汗,两臂直颤,通常这种情况下他们四个人压住阵脚即可,该老兵痞们出场收拾残局,砍几颗脑袋捞几两银子的战功。

可是今天围住的蛮子明显有些多,挨过了两波打击居然还有反击之力。尤其是想到了这是最后一票,张小蒙的心有些热,看着十几个哇哇怪叫着冲过来的蛮子,他从身后拔出了一把刀。

哈什马看的没错,张小萌确实背着很多把刀——背后四把,腰侧各两把,马屁股上的行囊里还有四把备刀,一共十二把,还没算大熊和三只眼替他扛着的那四筐。他用刀太费,那些飞刀就不说了,要贯穿至少两层皮甲或者人体最硬的颅骨,质量本就不咋地的私铸刀基本就是一次性消耗品。他身上带着的这些刀,理论上属于燕国军府督造出品,质量算得上过硬,但还是禁不起他的祸害。

燕军骑兵正统刀术共计十二式,在诸国中堪称简练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