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启元十五年间事(1 / 2)

安生又回到花药的坟冢前。

离开客来居,安生又去了趟常宅,自然也是一番腥风血雨。

那些迫害过花药以及自己的人,都已经死了。常三与叶言甚至被他砍下了头颅。安生还记得这些人死前的面孔,有愤怒,有绝望,有怨毒。

无论如何,这些都与安生在没有关系。死者俱往矣。安生只是有些累。

复仇将压抑在他心头的邪火,尽数的宣泄而出。然而,当他做完这一切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是一无所有。天地苍茫间茕茕一人。

安生坐倒在地上,双眼空洞。

与这世间多数少年少女成长不同。在安生五岁那一年,他便曾站在悬崖前,思考着死或生的问题。

在崖坪上吹了半日的山风,安生最终退了回来。然后,他问了老乞丐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而活?”

老乞丐摸着他的头,乐呵呵的告诉他:“人从来都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能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

老乞丐又告诉他:“既然活着都没有活明白,何必再去思考死的事。”

从那时起,他就真的再不去想有关于死的任何事。

今天,在花药的坟冢前。安生终于又开始思索有关于死亡。因为,他发现自己有些活明白了。

活明白了就有资格去想死的事。

只是这一次,不会再有一个老乞丐摸着自己的头告诉自己,什么是死。

安生的思绪飘出去很远,他忆起十五年间的点点滴滴。然而,他忆的最多的还是有关于花药的一切。

在那间昏暗的地牢里,他抱着死去的花药,那具逐渐冰冷的尸体。

他回想起花药留给自己最后那一句话,要好好的活下去,要更加自私的活下去。活下去,带着两个人的希望。

安生抬起头,看了看花药的坟冢。接着,他站了起来,走到老乞丐的坟冢前,喃喃自语的说道:“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那么死亡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的活下去。我说的对吗,爷爷?”

两座并立的坟冢前,只有一朵白色的小花摇曳着,摇曳着。

。。。。。。

安生并不知道,就在他对于生或死进行胡思乱想的时候,整个叶城快要沸腾了。

县守李瀚站在客来居那间雅间的门口,急得团团直转。

今日,叶城的这两宗命案,死亡人数之众,骇人听闻。这般的案子,怕是遍数启元年间帝国发生的所有案子,也找不出一件。

按照常理,发生这样的案子。县府的差捕是一定要到场的。而此时,府衙的所有捕快,全死在了这间雅间内。

华安街上那宗命案,死的人其实更多。只是死在此处的皆是官府的差人,所以影响更是恶劣。

在自己的管辖之下,发生这般的事情。可以想见,自己今后的仕途,已然变得黯淡无光。

李瀚大人头上也不知要多添多少白发。

客来居的红木楼梯被踩得吱呀作响,来人的脚步很乱。这人穿着身青色的道袍,正是三清观的道士马一山。

李瀚怔了怔,他差人去请的是月无期。却不想把三清观的观主请了来。

马一山没有解释什么,有些焦急的问道:“都在里面吗?”

李瀚点了点头。

于是,两人走进雅间。

屋内的血迹已经凝固,色泽发黑暗沉。隔了很久,屋内仍是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现场被小心的保持着原样。

只是腐肉与血迹,吸引了许多苍蝇蚊虫。

马一山看了一眼屋内的情况,便觉得腹中有些恶心。他从怀中掏出块洁白的丝帕,干呕了一阵,却什么都吐不出来。

李瀚站在他的身后,并不比马一山好受。只是他一想到自己的前程,强忍着胃袋中泛起的酸液,催促道:“马道长,可有感觉到什么?”

马一山闻言,收起丝帕,闭上双眼,仔细的感受着房间中的天地元气。他查探到了一丝微弱的灵力波动。

“确实有修行人来过。”马一山说完,转身走了出去,竟是不愿在这房间中,多待上片刻。

。。。。。。

县衙的书房内,李瀚正写着封折子。叶城两宗命案干系重大,两宗命案间又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尤其是其中还有修行者的参与。

这样的案子,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守,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回到县衙的第一时间,他便给郡守上书了一道折子。

这道折子写完,又被李瀚大人连戳了三个加急的红印。才送给驿馆的驿差。由一路的驿馆转送,以最快的快马加驰。在当天夜里便送到楚郡郡守的府上。

楚郡郡守在当天夜里,挑着油灯将折子上的内容详细的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