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启元十五年间事(2 / 2)

一遍,冷汗直冒。

以他敏锐的政治直觉,嗅到此间可能存在的问题。努力控制着还在颤抖的手,又给自己的恩师御史大夫写了封密信。连着叶城县守的折子,一道继续向上递去。

仅用了五天的时间,这封楚郡发出的密信,便辗转来到荥阳御史府。

老御史大夫云水上眯着老眼先看完楚郡郡守的密信,又取出李瀚的折子看了看,取了支红笔,在李瀚的折子上写了个驳回。

然后,老御史开始给楚郡郡守写回信。

那封信中先是就楚郡郡守提出的关于自己身体方面的问候简单的答复了一番,拉了拉闲话家常。

接下来,笔锋一转,隐晦的提到叶城官吏腐败问题,以及官方与地方恶势力相勾结的问题。

最后,云水上大夫语重心长的叮嘱楚郡郡守,官府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触犯越典的歹人,但也不能包庇自身队伍中的蛇虫鼠蚁。

将这封长长的信件写完,云水上吹了吹还没干透的墨迹,把这封信以及那道驳回的折子,寄回给了楚郡郡守。

做完一切,老迈的云水上从自己桌案上又拿出一封信。这封信用的是最廉价的黄芽纸。邹巴巴的纸面上,只是零星的写了几个字。

云水上在捧着这封信的时候,却十分的小心,甚至于比捧着圣旨还要小心。因为,这封信是一个老和尚写与他的。

那是在楚郡郡守的信到达前两日,这封信便经过特殊渠道送达御史府。打开信封的一瞬间,云水上看到信件最后落款写的行空两字。老脸上每一条褶皱,都如春季里的野花一般烂漫绽放。

其实,帝国中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人们更多的称呼这个名字的主人:有求必应活菩萨。

一番书信来往,启元十五年一件本该震动朝野的大案,被重新定义为彻查贪污腐败的案子。那道本该上达天听的折子,甚至根本没有送到御书房中,便被御史大夫以他合法权限打了回来。

楚郡的郡守在收到云水上回信的当天,收拾好行装,点齐了人马,奔赴叶城。

云水上的信中并没有告诉他具体如何行事。做为一方封疆大吏,自然明白恩师的意思。楚郡的官场发生一场剧烈震荡。这场震荡的源头便是叶城。

随着一轮一轮的洗牌,自然有几家欢喜几家愁。

而这一切的一切,皆因一人而起。

作为所有事情的起因的安生,却没有丝毫自觉。甚至他根本不知道,楚郡的官场有这么一场大地震。

这时候的他,已经踏上前往帝都的旅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