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春天的故事(2 / 3)

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电影院、电视机里里迎来了一个江湖武侠的高潮。出现了一大批功夫明星,有李小龙,有成龙,还有李连杰,他们演绎中国近代史上,很多著名侠客人物的江湖故事。

人类社会早已经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冷兵器时代的江湖场景与武侠模式,在八十年代后期达到了一个再也无法逾越的高峰之后,就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随着香港警匪片的一声枪响,冷兵器时代的江湖梦悚然惊醒,舞刀弄枪的拳脚戛然而止。戴着墨镜,披着满是弹孔黑风衣的小马哥,在枪林弹雨中如入无人之境的形象,很快就深入人心了。

江湖的变幻中西都概莫能外,大仲马笔下的《三剑客》,还有佐罗和侠盗罗宾汉,都渐渐离我们远去。那年,有一部著名的美国电影叫《与狼共舞》,里面的约翰?邓巴中尉则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化里的侠义精神。

刘易思那天中午看到的场景,当天在《BJ晚报》上有了新闻。地点在当年的西直门同乐饭店门口,十来个警察与二十几个BJ混混,发生一场似乎双方都始料不及的大规模枪战,多名警员受伤,社会影响极大。混混们很快落网,几名首恶在当年就被正法。史称“西直门枪战”。

无论哪个时代的江湖,都有作奸犯科的亡命徒。江湖里之所以有故事,就是因为有好人还有歹人,好人与歹人,再加上个官府,就会编织出一个个恩仇善恶不断得报循环的猫捉老鼠式的故事。

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人的思想,武器的功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城市大了,江湖似乎就渺小荒芜了,没人再愿意去了。有了名车不再需要名马,再也就没了“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飘逸。火器代替了武功,伤人与杀人似乎就变得容易了,可它主人的内心却是没了一个侠字,多了一个利字。

邱老道他们学校是官员的摇篮,当了主席的邱老道似乎对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今年,我去过几次他的宿舍,他的枕边经常堆放着最新的各类日报,还有两册《******文选》。

邱老道逐字研读了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那份刊登讲话的《人民日报》,被他标注和勾画弄得面目全非。我印象中,他反复提起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说过的一句话“谁不改革谁下台”。邱老道告诉老邱新的局面即将到来,赶紧收拾做好准备,争取今年让桔园重新大丰收。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邱老道的看法,那年的春夏之际,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一下子再次鸣响。黎祥东从广州来了信,说那边的情况一下子就像翻天覆地一样,他哥公司也又忙乎了起来。他还告诉我,深圳街头竖起了小平同志的画像,上面写着“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好多市民都在下面照相。

关心国内大事的邱老道,也有一块心病,就是他的英语四级。那年的六月他第三次走进了考场,很可惜,这次差了一分。

小潘我见过了两次,BJ土著,人有点爱疯爱闹的,不算是我喜欢的类型。邱老道这次用心很深,像是遇到了宝贝一样,毕竟这是他的初恋。我既为他高兴,也有点担心,还特意请刘易思他媳妇儿余蕾吃了一次饭,让他多关照小潘,多关照邱老道。余蕾对邱老道印象一直都特别好,两人的关系也很不错,像哥们儿一样。余蕾明白我的意思,让我放心,说邱老道是个好同志,我们要保护好他。我也说,小潘也是好同志,大家都是好同志。

费汪的苦日子也熬了出来,不仅拿到了政府的建设款,还又接了几个项目。公司也不在小院办公了,而是搬到了BJ南边的方庄。

“五一”节的时候,顾大哥结了婚,媳妇是一个公司的,费汪还算是个媒人。顾大哥也没什么亲人,婚礼都是费汪帮着筹办的,她里里外外地忙乎,就像自己亲哥结婚一样。

我参加了婚礼,还带上了邱老道和刘易思。

邱老道也是好多年没见过费汪,看到现在的费汪,饶是见多识广的邱老道,也是惊愕得说不出话来。风姿绰约的费汪拿着酒杯,在众人中间谈笑风生,邱老道满脑子恐怕还是当年那个烛光下吹口琴的小女孩。让邱老道和费汪见面,也是别有苦衷。我隐约觉得将来即便不能留在BJ,邱老道应该是问题不大,邱老道是块儿做官的料,费汪这个行当最离不开的就是政府。

刘易思在念念上学的事情上帮了大忙,一直也没有机会介绍给费汪,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介绍给她和顾大哥。

婚礼上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江夏,她算是费汪请来的,还坐在女眷的那桌,替费汪照应着新娘子家的人。

江夏远没有费汪成熟和老练,学生气还是很重,虽然有股子BJ闺女浑不吝的劲儿,但是,看她在那一群女人里应付得也很是吃力,不时还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

婚礼散了,新郎新娘回了自个儿家。我们帮着费汪收拾了现场,剩下的烟酒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要装上了车。费汪没让我们几个走,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