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乾章之四(1 / 2)

三稜仙 泼风叟 1829 字 2017-07-06

老方叔當年與我第一次碰面時,便囑咐過我陰陽未定之前不得再行祭祀。

但在經過了那晚的意變後,我便首先對老方叔開了口,希望他能答應我,

讓我完成這三十六旬的祭祀流程。

老方叔沉吟了會兒道:

『也好!既然你已經奪下了造化,那該怎麼著便怎麼著吧!』

我們三稜仙門的規矩,冬至當日是一整年的起點,也象徵著萬物蜇伏、

靜養胎元的涵義。

冬至前一夜的子時來臨,我懷著虔敬的心,捧著祭祀用的禮器走到了

屋外。

這一次的祭祀我絲毫不敢馬虎,畢竟這是我頭一回以『禮』和『抵』的

正式身份祭祀月神,並將對於本源造化的期待,不亢不卑地與月神締結,

讓月神作出見證。

我緩緩地將玉琮埋下,接著插上桃木所製的祖靈棍,再將鏤刻著代表月

神靈紋的玉璧,小心地套入了祖靈棍。

『天者,萬物所以得立也,地者,萬物所以得安也。』

『故天定之,地處之,時發之,物受之,聖人象之。』

我朗聲開始了此次至關重要的祭禮。

此時我雙手亦結起了三稜仙門中代代傳承的『聖人仙印』。

聖人仙印以人為本,底部六指混纏,象徵天、地、人三才密不可分

之意。上頭四指栓眼,象徵陰陽本體為鑑。

此印一但結起,便代表著以三稜仙門遠古至今的魂脈傳承啟言,將人

的身份與天地連繫成同個脈絡。

我結印續道:

『三稜仙門傳人莫彧之所生,曉寤其形骸九竅,取象與天,合同其血氣,

與雷霆風雨比類其喜怒,與晝宵寒暑並明,審死生之分,別同異之跡,

節動靜之機,以反其性命之宗。』

接著我左腳伸出往北方站定,然後依序自東北行至西北,按照不同的方

位唸出口訣:

『和陰陽!理日月!節開塞!列星辰!知逆順!避忌諱!順時運!法五神!』

『緊守虛無之宅!』我雙腳立回了中央方位帶著印深深一揖。

一瞬間,我眼中月亮外側的暈光,正急速地向內收縮,而在月亮本體

吸收了外圍溢出的暈光後,卻猛地一下迸出了有如日正當中的強烈白光!

也不知是什麼原因,我的眼珠子竟然無法從那陣極其刺眼的光芒上移走!

才一會兒功夫便涕淚直流個不停了。

漸漸地,我的雙眼似乎已適應了那份光度,也開始看出光芒的中心有一個

黑點,正以順時鐘的方向快速旋轉著。

我集中了精神,定睛凝視著那個黑點,只見那黑點越旋越快,且離我越來

越近。

一陣波動衝擊,我的身體不由自主地劇烈擺動了起來,我用盡全力維持著

雙掌所結出的印形不亂已是吃力萬分。

誰知此刻身子除了颤抖之外,更是像個陀螺似的打著旋兒!

待得一輪急轉後,我眼睜睜地看著那個黑點,從我的左掌心鑽了進去,在

我的體內旋起了無數個亦正、亦反、亦偏、亦直的小渦。

雖然體內翻騰如攪,但我的心情卻出奇的平靜.....

而此時逐漸失去意識的我,伴隨著一股幸福且安穩的情緒沉沉地睡了下去。

在這之後的三十六旬『大輪祭』,我都風雨無阻地穩穩完成。不過雖然每

次皆有著不同的境界感受,但像是首祭月神的那場經歷,卻是一次也無了。

就連當時鑽進了體內的小黑點,也只當每次祭祀時,微微地在心口產生一

些水滴落下時似的微震罷了。

老方叔事後對我說,這跟他所認知仙人的『外丹』或是『內丹』皆不相同。

而他曾看古籍中提起,少數比較特殊的三稜仙門中人,能夠獲得一種來自

修為之外的『仙旋』。不過也沒法兒肯定到底是不是我這份際遇便是。

但他接著給我的建議是,莊子逍遙遊中曾提及: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可是現代的修行者,卻個個有己、求功、慕名。因此如果照著他們的修練

方式,可能利弊各半。

因為他們希望得到的是一種:

『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雲氣,與天地久長。』的境界。

但三稜仙門是一種隱士性的族群,無己、無功、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