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远处的嵩山还盖着雪,徐生不会相信现在是十二月。
他拔了一把脚下的青草,从断口处沁出的汁液涩味中带着点清香。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绿,头顶是一片暖阳,再看向远处被大雪覆盖的一切,徐生内心涌起一丝不真实的感觉。
在离徐生一百米的身后,是姜尚说的马群,它们低头吃着草,时不时抬起头往这边看一眼,然后往后走两步又继续悠悠的吃了起来,这个出现在草场上的陌生人暂时没引起它们的敌意。
侥幸闯入的蚱蜢悠哉哉的在这块地上生活着,藏在草叶下的昆虫不时发出几声嘀咕。
这就是嵩山下的牧马场,季节不因时间而变化,一个永远活在春天的世界。
徐生找了个正对着舍院的斜坡躺下,远远看过去,只觉得奇妙。
那边白雪皑皑,这里春光如旧。
几道白丝在他体内游动,如果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这些白丝是有规律的前行,沿着固定的路线冲刷筋脉。
这就是徐生目前所拥有的法力,因为丹田未开,它们不能积攒,只能用道法催生,一旦徐生停止运功,这些法力过不久就会消散。
“哎,真是难熬。”
徐生不自觉的掐起草根想要放进嘴里,但他及时的止住了。草根的涩味他不喜欢。
道法就像背书一般,只要记住了就好,也不像传闻中那样需要严肃地打坐,只要运行,它就会起作用,只是眼看那所谓的星月池就要开启,自己却没到第一境界。
徐生就这样躺着,眼下除了运功外他也想不到其他方法,没人告诉他该怎么突破,干脆他也不急,只是不进星月池应该问题不大,他这样想着,直到刘成渝的到来给他浇了盆冷水。
“你要抓紧了。”
刘成渝手里抱着棉袄,额上有一层细汗。在牧场外是冬天,这里的温度让他不是很适应。
“你怎么来了?”
徐生坐了起来,将功法暂时放下。“坐一下呗。”
“你看起来还挺悠闲。”刘成渝在他身旁坐下,“星月池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吧。”
“恩,对啊,我准备晚一点进去。”
“晚一点?”刘成渝说话时极为认真,“星月池一届只开一次,而且开放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我才来找你。”
徐生一时间没能理解他的意思。
“是这样的,星月池与其说是一种试炼,不如说是道门给新弟子的一份礼物。”刘成渝尽可能简短的将星月池的作用描述完后就离去了,只剩下徐生一人留在草场。
徐生呆坐了一会,刘成渝的话在他脑海里回荡着。徐生将草根放进嘴里,他明白,以后再不能这样闲着了。
看了一眼远处的马儿,它们还是悠闲地啃着草,想来不会乱跑。徐生盘坐在地上,千字言在他体内开始涌动。闭目凝神,摒弃的外界干扰越多,道法修炼越是有成效。
白色的法力在丹田产生,随后沿着固定的路线前进,徐生认真的感受着它的状态,像是一条小蛇,畏畏缩缩的前行探索。,这是他进入道门以来,第一次这么全神贯注。
刚刚破壳的小蛇在这条狭窄的小径上游动着,这条路上有太多的分岔,每一次的路线选择都至关重要,一个不对可能就会进入死胡同,而狭窄的路径容不得它转身,因此只要不能再前行,就意味着这次的修炼失败了。
当然,它不会走错,千字言由嵩山道宗第一代祖师起手,经过了数代人的接手改良,早已经完善出一条可供循环的路线,道法冥冥中指引着这条小蛇前行,它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壮大己身,将这条路线变得开阔壮大。
这样循环了几次,徐生突然觉得有些不对。
随着千字言的不断运转,法力会越来越多,而循环路线不会有变动,这样修炼的多了,自然会起到扩宽丹海与筋脉的作用,但这样下来几个循环后,徐生发现了一个问题。
筋脉中的法力并不会随着道法的运转而增加。
这是非常违反常识的。
又一次运转结束,徐生留心了一下白色法力的状况,心神一直跟随者法力前行,路径的狭窄让他外界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当然这只是错觉而已。
随着千字言的运转,徐生感受到了“自己”在壮大,周围的脉络渐渐被挤压开来,照这样下去,自己的法力在回到起始点以后应该会有明显的变化才对。
带着疑惑,徐生继续让心神沉浸其中,期间壮大仍在继续。
直到经过一处时,徐生突然感受了虚弱的感觉。
他心神一紧,白色的小蛇不知道什么时候“瘦”了许多,它仍然在继续向前,速度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再也无力去扩宽筋脉。
等它回到丹田处时,已然变得跟初始一般大小,这样下来别说开丹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