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儒焚城 迁都长安(2 / 2)

李儒讲三国 彭大将军 2422 字 2017-08-13

国。”

“相国英明,何况朝臣们貌合神离,时间一久,恐怕会里应外合。所以相国不得不虑啊!”

李儒的担忧,正是曹操的战略意图。

曹操建议盟军占据险要,即给董卓造成大军压境之势,又避免作战,像赵国廉颇那样与敌军消耗。

与廉颇不同的时,盟军粮草充足,有冀州、豫州、兖州、徐州作为后盾。而董卓孤立无援,朝中又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之下,一定会露出破绽。到时候盟军如猛虎下山,大事弹指可定。

董卓在原地徘徊了几圈,开口道:“出兵的结果是小胜几场,最后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消耗战。可如果不出兵,我们被动防守,同样是消耗战,在士气上先输了一筹。进退两难,还是先生出出主意吧。”

董卓把难题又推给了李儒,而李儒开口道:“主意不是没有,只是手段有些残忍,恐怕相国不会应允。”

“什么主意,先说来听听吧。”

“焚烧洛阳,迁都长安。”

“什么!”董卓惊呼一声,道:“洛阳乃我朝帝都,烧了它,我董卓岂不真成了祸国殃民之徒。”

见董卓发怒,李儒拱手说道:“李儒知道相国一心为国,为的是将来名垂青史。可成王败寇,如果我们失败了,史书同样会把我们描写的肮脏不堪。所以,我们必须胜利,才能实现相国的治国抱负。”

“我们的失败和胜利,和皇城洛阳有什么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