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猴子(一)
陈江流出了城一路向西,到达大唐的最后一个边关之城——瓜州,王钦在给他准备的行李里除了之前放在海藏寺的自身衣物之外,还准备了不少银两以及一封信,是让他过瓜州时交给瓜州城的城主王祥,王祥是王钦一手提拔上来的将领,看到来信自然就明白,再帮陈江流补充好干粮水源之后,便放了他出关,自此,陈江流就迈出了大唐的地界。
两界山,原为五行山,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一路跋涉,陈江流赶到两界山,山色灰暗,高拔险峻,行至半山腰,已筋疲力尽,找了一块平整的大山石躺下歇息,微风习习,酣然入梦。
陈江流发现自己的周围一片的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仿佛置身在黑暗的海洋之中,他拼命的往前滑往前游,手指一直在触摸着前方,在黑暗里,五感全失,笼罩自己的自由寂灭与黑暗,他不知道朝着前面游了多久,全身已经没有任何的力气,重复着动作的朝着前方一步一步的挪动,他开始感觉到什么东西的一点点流失,动作也越来越慢,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虚弱,他开始坠落,不停的坠落······“我这是要死了吗?”他开始感觉到死亡,感觉到灵魂开始一点点的剥离,某些被刻意遗忘的画面开始浮现······
“师傅,我是要死了吗?”那是幼年的陈江流,他全身上下都是鲜血,失血过多让他的意识开始模糊。
“玄奘,你放心,师傅一定会救你的。”年迈慈祥的声音让他十分的亲切。
“师傅,你说这世上有佛,我死后能不能见到他们呢?”
“玄奘,你可以见到,只有你可以见到佛。”
“真的吗?师傅,我好难受,我感觉有东西在身体里长出来。”
“玄奘,睡吧,睡着了就好了。”苍老的声音变得有些缥缈,有些虚弱,他的意识模糊起来。
“师兄,你这样会死的啊,没有了舍利,你根本就无法生存。”
“师弟,玄奘是我们佛门最后的希望,我走之后,你把他接到洛阳,交给你了!”
“师兄,唉,阿弥陀佛!”
他醒来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师傅,他也知道为什么,从此之后,他不愿意再叫玄奘,恢复俗家姓名陈江流。
现在,自己又面临着死亡,这次没有师傅救自己,那这次真的死了?不,不能,我不能死,不能死在这里,身体挣扎着,他双手奋力的往虚空中一拉,一抹光亮出现,顿时纵身一跃,耳边传来剧烈的崩裂声,自己稳稳的站在地上,开始打量四周。
他惊讶的发现眼前并不是那个躺着的石头上,而是一个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世界,远方瀑布垂下,群猴嬉戏,周围丹崖怪石,奇峰峭壁,白云悠悠,古木苍翠,如同仙境。
突然,自己的身体动了起来,不受控制,仿佛有另外的力量在控制着,自己如同一个旁观的人,看着自己的身体在行走跳跃,很快他发现了这个身体并不是人,身上是毛绒绒的一片,身形异常的敏捷,攀爬跳跃十分轻松,终于在一处水泉边,趁着这具身体喝水之际,他才发现是一只猴子。
他似乎在这只猴子的身体里,或者说意识附身在猴子身上,最直观的感受猴子的行动生活。
陈江流仿佛体味着另外一种生命的过程,而且如此的真实,猴子在山中四处乱串,采花觅果,呼朋唤友,嬉戏打闹。
某天,一群猴子跑到那瀑布飞泉处,猴子瞑目蹲身,跳进一座石房,前面是一座石桥,过了桥却是一个石房,有一块石碣,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陈江流轻声的念出来。
后来猴子成为猴王,忽而有一天,心感天地,欲求长生,故编织竹筏,入海漂泊,东去寻仙。
在大海之中经历无数磨难,猴子没有放弃,无数次陈江流都以为它要死了,它却硬生生的挺了过来······就这样时间不知道过了几轮,他看着猴子参访仙道,不知拜过多少山,走过多少路,看着他被拒绝,被羞辱嘲讽,他以为猴子会放弃,他看过猴子哭,看过他的黯然,可是第二天猴子仍然会精神抖擞的上路,它从来不放弃。
后来,到了一座洞府,洞门外的石碑上刻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收了它为徒,后来猴子学成之后回到花果山,便开始不停的打架,从东向西,从北到南,从天到地。
闹天宫、闹地府、捣乱蟠桃会、自封齐天、偷吃金丹······一幕幕眼花缭乱的经历,那些仙佛同在的年代,如此绚烂。
陈江流看过它失落时的背影,成功时的孤傲,坐在山丘看晚霞的悠闲。
后来,他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孤寂等待,直到后来有一个和尚到来,他放出了猴子,猴子跟着和尚朝着西边出发,陈江流看不清那个和尚的脸,宽大闪耀的袈裟,金色的锡杖,挺直的背影,猴子跟在他的身后,一步步的走入黄昏的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