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三章 火爆的生意(2 / 3)

华娱渣男 废言梦语 6436 字 2018-01-29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著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14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狗子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3年满师后,狗子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

第二天早上的4点多钟,张楚然和迪俪热巴就已经起来了,他们要开始为小笼包做馅,俗话说的好叫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要想小笼包好吃,馅料的选材十分重要,肥瘦参半的新鲜猪腿肉最为适合制馅,口感嫩滑而不肥腻。

首先面粉必须是雪花粉,因为只有雪花粉蒸出的面皮薄如纸,所以要想小笼包滑嫩白皙,还就必须用雪花粉,其他的标准粉或富强粉,相对于精致的小笼包而言都略显粗糙。

接着还有一个重要的定西,那就是猪皮,在肉馅中添加肉皮冻是小笼包汤多汁浓的关键,虽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但千万不可图一时省事,直接在肉馅中搅打入大量水分,如此“注水”的方法很不可取。

“楚然哥哥...我们首先做什么呀?”迪俪热巴看着张楚然问道。

“当然是皮冻...热巴,你先清洗猪皮,接着再将猪皮放进热说中煮五分钟...。”

对于张楚然的吩咐,迪俪热巴立即点头道:“哦...知道了。”

很快,迪俪热巴就将猪皮给弄好,接着涨楚然将将猪皮取出,待稍凉后用刀片去内侧多余肥脂。用刀刮去猪皮表面残留的猪毛及杂质,接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将猪皮切成细丝,并再次放入锅中,加入黄酒1汤匙(15ml)、老姜2片和清水1200ml(还可使用鸡汤来熬煮皮冻,制成的小笼包味道更加鲜美),大火烧沸后转小火加盖慢慢炖煮1小时。

去除锅中的肉皮及姜片,将肉皮汤倒入塑料饭盒中,待稍凉后移入冰箱中冷藏45分钟,使其完全冷却凝固。然后用双手按压塑料饭盒外侧,使皮冻与塑料饭盒内壁分开,再将皮冻倒扣在案板上,用刀切成1cm见方的小丁,随后放入冰箱中冷藏待用。

“好了吗?”看着张楚然将猪皮给放进了冰箱,迪俪热巴立即走过来问道。

“呵呵...。”张楚然笑着道:“皮冻是好了,等它冻起来就好了,不过,我们还有制馅。”

制馅...取去皮老姜1块(约10g)、香葱4棵,切碎后放入搅拌机中,再加入120ml清水搅打成汁,接着用筛网滤掉葱姜末,滗出葱姜汁待用。

取肥瘦相间的新鲜猪腿肉,用清水洗净后用厨房纸巾擦干水分,先切成薄片,再切细丝,接着切成小丁,随后用刀反复斩剁成肉糜。在肉糜中调入黄酒20ml、白砂糖5g、胡椒粉2g和盐7g,用筷子沿同一方向搅打均匀。随后将葱姜汁逐渐调入肉糜中,其间用筷子继续沿同一方向不停搅拌,直至将肉糜完全搅打在一起,并已上劲,调入香油10ml搅拌均匀。

“好了...馅完成。后面就是和面。”张楚然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和面...取300g雪花粉倒入盆中,再将200ml沸水徐徐倒入,并用筷子沿同一方向不停搅拌。用手反复揉和,将面粉全部团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面团。再将面团静置在盆中饧制10分钟,并用保鲜膜覆盖,使其面质更加柔软滋润。将面团取出,撒上少许散粉,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