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闵家小弟那里知道一些真相之前,杨景岳从未想过一个问题:不仅红颜可能会成为祸水,男人长得太好看,也会成为祸水。
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蓝颜祸水。
因为他,闵家的淑英妹妹含冤惨死,永昌侯府有很多年不得安宁,他祖母被气死,他七弟的最后一线生机也被生生葬送。
有很多年,他都无法原谅自己。
小时候,很多人都夸他生得好看。
有一些人因此而很喜欢他,还有一些人却酸溜溜地说:男人长得好看有什么用?男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本事。
他暗暗发誓:要成为一个不仅长得好看、还很有本事的人,让那些说酸话的人通通都闭嘴。
所以他勤练武艺、苦读兵书,十七岁就考中了武状元。
得官之后,他去了凉州边关,想看看那里的黄沙大漠,听一听那里的羌笛和胡琴。
刚去时,那里的官兵戏称他为“小白脸”,认为他应该去戏园子里唱戏而不是来戍守边关。
他跟他们光明正大地比试了几场、又痛痛快快地喝了几顿酒之后,他们就不再叫他小白脸,而是跟他以兄弟相称了。
他听到了凉州的羌笛、凉州的胡琴,看到了苍茫的大漠和雄伟的边关。
虽然这里的吃穿居住远不如京城那样精细,但他却很快活,有一种天高地阔的无穷畅快。
他去了凉州才一年多,就赶上了突奴人大举犯边。
他根据斥候查到的一点情报,猜到了突奴人“打草谷”(劫掠民间粮草以供军需)的方向,带少量精兵在险要处设伏,全歼了那些打草谷的敌军。
随后,他们扮成突奴兵,在入夜时骗开了突奴军辎重营的营门,然后火烧了敌军辎重营,配合主力大败突奴人,还生擒了管着辎重营的一个突奴王子。
这一仗,他被记了首功。
随后,他奉诏回京献俘受赏,顺便完婚。
闵家与杨家是世交。闵家的淑英妹妹他自小就认识,也算是青梅竹马。
他娘很喜欢淑英妹妹,问他愿不愿意娶淑英。
他觉得淑英长得挺好看的,脾气也好,就同意了。
定亲时,他十五岁,淑英十四岁。
中武状元之前,他的心思都在武举之上;双方长辈也觉得他们年纪还小,不必着急完婚。
他中武状元之后,淑英却要给祖父守孝,他便直接去了凉州,他们的婚事就耽搁了下来。
再回京时,他意气风发,淑英也早已出了孝期。
两家长辈很快就议定了婚期,打算让他在回凉州之前就与淑英完婚,最好还能让淑英怀上孩子,免得耽误了子嗣。
谁曾想,淑英竟然在婚期临近时“暴病而亡”!
他当时怎么也不相信淑英真的是“暴病”而亡,带了仵作上门验尸。
闵家人却怎么也不愿意开棺,闵伯父还对他说了很重的话。他只好罢休,任由闵家将淑英匆匆安葬了。
他这个未婚夫,竟然连淑英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心里的滋味简直难以言喻。
淑英死后没多久,卫皇后竟然亲自给兴安郡主做媒。他祖母推辞不过,只好同意了。
虽然对淑英的死仍然无法释怀,他也只有收拾心情,准备迎娶郡主了。
刚开始,他对兴安郡主不了解,的确想过要好好跟她过日子。
她脾气大,他就让着她一点;她对他的要求,他也尽量满足。
他只希望她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好好做一个杨家媳妇,别仗着身份给他父母长辈添堵。
毕竟是皇后做的媒,她的身份又在那里摆着,他不可能休妻,就只能好好与她相处。
可他没有想到,兴安郡主是一个得寸进尺、也不会回报他人善意的人。
她对他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无理;可她对他的家人却从来是不留情面、不放在眼里,一点面子功夫都做不好。
他跟她沟通,她答应得好好的,可一转头便又我行我素。
他渐渐觉得心累,感到很失望。
击垮他心中最后一点温情的事情是:兴安郡主用十分卑劣的手段换了给他七弟冲喜的人,生生气死了他的祖母。
祖母一向很慈和,很疼爱儿孙。他也很亲近、很敬重自己的祖母。
他怎么也想不到,祖母竟会因为他的媳妇被气死,不得善终。
那时候他就想:无论他自己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也要把兴安郡主这个搅家精彻底赶出杨家。
所以,他策划了灵堂杀人那件事,他以自己犯下杀人罪、前途尽毁为代价,与兴安郡主彻底划清了界限并保全了杨家。
他下了大狱,闵家小弟偷偷来看他,不小心漏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