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承阳楼邸高朋坐,江湖琐事但评说(1 / 2)

落梅酒歌 卿伫 3353 字 2017-12-08

岳阳城内熙熙攘攘。

繁华的街头,小贩店家争相吆喝。主街上坐落着岳阳城内最大的酒楼——承阳楼。这里是富贵纨绔,江湖浪子的聚集之地。近日,这店里住进一位常走江湖的说书先生,时不时在酒楼的正中间的位置上摆个道儿,说一说这江湖事,聊一聊这江儿女间的是是非非。这下了不得了。不仅文人骚客涌入进来,寻常百姓也是在店前徘徊,总想借阵东风能把那说书先生的话送进自己耳朵里,好和别人在酒桌上也摆一摆这江湖事。

主街老巷旁,一蜷缩在地的肥乞丐怀抱一暗黄色铁棍,一身破旧不堪的蓝色外衣露出黝黑的臂膀。街上少有好心人,从袖口排出几个铜钱扔向乞丐面前的破瓦罐,铜钱触碰瓦器发出声叮啷啷的声响,乞丐不致谢不言声,只顾萎靡在墙角,但双眼紧盯着斜对角的酒楼。

只听啪得一声,惊堂木已撂置桌上。酒楼听书的人虽多但此时全场鸦雀无声。那说书汉子只是不惑之年,但好像江湖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没有他不知道的。

他轻咳一声,缓缓打开纸扇,“诸位!最近江湖中发生一事,此事叫说书的听来真是气愤!”

周围人群忙问何事。

那说书人轻哼一声道“‘君子何尝去小人,小人如草去还生’卑鄙小人在江湖里总是有的。但是,可以为一己私利而对结义兄弟痛下杀手之徒,该不该天打雷劈呢?!”说书人横眉愤忾,双目如电,在人群中扫过一眼,听到周遭不少激昂之词心中大是宽慰,朗声道,“鹤青竹老前辈乃是武林中响当当的大人物!年轻时凭借一柄“竹剑”剑斩八方!知命之年获冶阳子所炼兵刃长霄,因此剑太过戾气,鹤佬用乌金包裹并立誓,万不得已绝不出鞘。”

众人这才晓得这事是和鹤翁有关了。只是那老人家常年住在离这不远的五龙山上,老前辈会有什么不测?

说书人不理会交头接耳之声,接着说道。“一十六年前,那是’梅兰竹菊’名望鼎盛之时。虽然结义四人年纪相差甚远,但是江湖儿女江湖做派也不理会这世俗歪理。梅秉杰为人侠义,鹤青竹武功卓绝,鞠绍一强于智谋。更传闻这朵“暗菊”曾求三位哥哥,将来和他儿子兄弟相称。虽然荒诞不经,但是其中因由也只有他们清楚。不过,这陶兰之陶老二,却当真是,真是。。。”

说书人很巧妙的在此时出现停顿。果不其然周围人群大肆追问,这陶老爷到底如何了?

说书人不紧不慢,脸上带着冷笑,“梅大爷过世前曾交予鹤翁一信物,不知诸位听闻过没有?”人群再次追问,给什么东西了?“梅庄的秘密,一个关于梅家上下二十四口为何一夜之间蒸发掉的秘密!”此时说书人甚是激动,“这次鹤翁受十六年前的承诺而下山,不料在途中被陶兰之联合鞠绍一之子鞠欢设伏!现在,只怕,只怕。”

说书汉子作出惋惜状。周围人群乱哄哄的开始议论开来。汉子理了理衣衫,合并纸扇,绕过红木长桌子来到人前,对着周围人群拜了三拜,振声说道,“说书的不过一介布衣,只是耳朵灵敏些。当年暗菊老儿为何死在梅庄,江湖上早就流言四起。鞠邵一为人侠义不假,但最近听闻此朵暗菊曾和梅秉杰的夫人有染。故而死于梅庄。哎...江湖里的那点风雨,总是在夜里随着门窗敲打闯进在下双耳。至于是非对错在下绝不敢断言。望诸位心眼明镜。”

话音刚落,酒楼茶桌一角发出一声嗤笑,“听了些风雨就敢在人前嚷嚷。江湖里的血雨腥风多半就是你这些呈口舌之徒挑弄出的罢。”

众人转头望去,却见一年轻人慵懒的坐在桌前。右手端着茶杯送至鼻口,嗅了嗅杯中的香茶,微笑的点了点头,“这楼里虽说都是一些酒囊饭袋,但是这茶却是极品。”

说书汉子见他一身青衫,举止甚是儒雅。

“未请教?”

“请教什么?”那年轻人淡淡的说,“你会去义庄回答死人的问题吗?”

啪的一声响的甚是干脆,说书人哀嚎一声,掩面而倒。众人这才瞧见适才那年轻人手中茶杯不知何时已经离手,现在正碎成几瓣散落在说书人跟前。不待众人惊呼,一道寒光划过,剑锋已直至说书人喉咙。此时那说书人早没了刚刚的义愤填膺,眼神里流露出的惊恐像是见了活阎王。剑已经很快,但那根暗黄色铁棍更快!就在离那喉咙还有几寸时,斜上方插来的棍子挡避了剑锋!一招不中,年轻人显然有些惊讶,回转身形,长剑归鞘。众人瞧见长剑舞出的剑花甚是好看,但无人敢拍手叫好。

一个脏兮兮的老乞丐站在了说书人跟前,恶狠狠地盯着年轻人手中的长剑,而那年轻人也上下打量着他。

“鞠欢!鹤翁的剑为何会在你手上?”老乞丐满腔怒火。而看热闹的人群出现骚乱。一边涌出酒楼,一边高声呐喊,鞠欢来了,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鞠欢来了!霎时间原本高朋满座的承阳楼人去楼空。酒桌间横了几条长凳,一老一少对立而站。满脸鲜血的说书人知道面前这人就是鞠欢,吓得魂飞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