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道爷(1 / 3)

少年正锦时 (他年) 4109 字 2017-12-14

刘彩今天的收入不错,单是邻近安平市一位参军的二公子就给了五两银子,他是武通城院子里有名的豪客最近迷上了湘桂院里来自北地金羌的香林儿,说是吃惯了八珍玉食、精致细肴要换换口味。刘彩一个月的月例也不过八两银子,当然在院子里讨生活你只靠月例过活只能说明你没本事。

今天算下来有十三两银子,其中五两拿出来孝敬夏刚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有油水夏刚就要拿三成。再拿出来一两给湘桂院的打手买些夜宵,无非是些猪头肉、黄酒之类的吃食,然后那些相熟的丫鬟嬷嬷也少不得湘味坊的春卷和团子打发一番,紫墨那小浪蹄子追着自己要那五娘坊的金缕线荷包,那五娘的手艺名满十里八乡,她绣的鱼戏莲和凤穿牡丹是半个交州大家闺秀的心上之物。

当然十五两银子也对的起她的手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香彩儿前段时间无意间曾透漏,再过些年紫墨一大可以求着花大姐将紫墨许配给刘彩。

小厮配丫鬟,青椒土豆丝。

这是武通城烟花院子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可惜老子不需要你配婚,也不会在这湘桂院久住。

紫墨这妮子没人的时候就在那撩拨刘彩,等刘彩邪火上来她又找个借口开溜了,让刘彩恨的牙痒痒。

再看看对面杵着像旗杆一样笔直,一晚上颗粒无收的夏侯诺封,刘彩一阵好笑,偷偷摸摸买了一把铁剑对着后院的桂花树胡砍就下就当自己是大侠了?

滑之大稽。

这世界哪有这么多大侠啊,他爹当年参加过”复楚军“据说领头的大哥是个英雄人物,真是一吼退千军的那种,北上时大晋朝一位大将军站在城楼上硬生生被那位英雄的大吼给吓死了。一辈子没服气过谁的老头说当年远远的能看上那位大英雄一眼,就能和那自己那一帮丘八同袍吹上几天,可后来怎样?

还是死了,据说在关外被射成了刺猬,连脑袋都掉了,从那天老头就回来了,酗酒和赌博成了他下半辈子的全部,只是有时候喝醉了就嚎啕大哭,嘴里面说着谁都听不懂的话。

这时候一辆牛车晃晃悠悠来到了湘桂院门口,赶车的是个穿着破烂道袍的虬髯大汉,豹头环眼、膀阔腰圆哪有半分黄老门人该有的仙风道骨,分明是哪个山头上茹毛饮血的大王。

此时已是子时过半,正是院子规定的人定之时,虽然再有客人仍然接待,但那大红的灯笼就要取下吹灭了,这也是武通城独有的规矩,当年江山船盛行时,子时过半在江心的船也必须靠岸,诺是哪个船上的姑娘、船夫贪恋银子忘了时辰,轻则饱揍一顿,重则是要去喂王八的,现如今虽然不至于那么严厉,但熄灯代替泊船也被各个院子奉为金科玉律。

牛车、道袍?

刘彩脑袋一转,得,这是哪位大观上的道爷要来体味人生了,在院子这几年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就说安平寺那位大方丈每次来都用红布包好自己的大秃脑袋从后门偷偷进来,三杯女儿红下肚嘴里囔囔着万法唯心,手上就要从姑娘的心口开始去渡化那这位留恋红尘不过是红粉骷髅的槛内人,毕竟心诚则灵吗。

这位大方丈出手比一般的公子哥都要大方,最喜欢人家喊他“佛爷”。

今天可不又是这个局么?

快该打烊还想赚银子的刘彩悄悄的走进牛车,单看这个牛车和车夫并没油水可捞,毕竟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不是?

但刘彩何等眼力界,这车夫虽然粗鄙不堪但一看就是个练家子,穿的破破烂烂十有八九为了藏拙,那位逢人就化缘的安平寺方丈据说每日的素斋不过是一碗小米粥、半片馒头,不一样酒后吐真言说自己能买的下两个湘桂院么?

“真人,您来了,有相熟的知己么?”

这是刘彩机灵的地方了,要是和其他客人一样问:“有相熟的姑娘么”估计要翻脸的,这些三教中人最爱惜自己的羽毛。

牛车的窗户打开,借着灯光车内一位仙风道骨的道长点点头:“贫道当不起这真人二字,知己倒是没有,诺是论关系倒也称得上熟人。”

抛了一个晦涩眼神给道士的刘彩接道:“熟人好,熟人好,这位真人要不咱走后门?”

老道捋了捋自己的胡须:“不用,贫道就不进去了,就是麻烦小哥通知一下左乙丙就说故人来访。”

刘彩翻了个白眼,嫌弃的呸了一声。

切,感情这老道好那一口,好你个左乙丙让你平时和老子过不去,接私活是吧?

“咳、咳,这位小哥老夫不过是和左乙丙的长辈有过一面之缘,刚好我要去蒙州探访故友,路过武通城,就顺路来看看,这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刘彩露出了一个算你上道的眼神,然后看着老道士往自己的手里放了三个铜板,没等他回过神来,老道又一脸歉意的拿回去了一个。

这一点还真是一点,老道也是个实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