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出城入城(1 / 3)

少年正锦时 (他年) 3908 字 2017-12-14

武通城上一任县令是那种喜读诗书、附庸风雅的文人,真真书呆子一个。虽然带了一个精明师爷,却突然暴毙。没办法只好让自己同样死读书的老师滥竽充数,老先生很有抱负,想在这小小武通城实现圣人之治,奈何政令不通,老爷又迷上了画梅花,谁夸他画的好就一个官帽子送过去。老先生也就心灰意冷,把那圣人立德、立言、立功的心思看的淡了,何况那些实际把持了武通城命脉县丞、主簿、捕头很讲究,每月的分红都不少自己的,老先生也就又两耳不闻天下事的捧起了圣贤书,开始修身、治国,把那平天下的壮志撇在了一边,八年之前上面给了这位县太爷一个政令不明的下下考评只好卷铺盖再谋出路。

当今的这位父母官虽然贪得无厌政令严酷,但好在会做人和地方乡绅和读书种子走动很勤,就是各大院子的管事的去走门路的时候也客客气气的笑脸相待,因此这八年虽然下面的老百姓没有不骂他的,但在士林皆称其清明有大才。

夏刚是武通城有名的破财户,年轻的时候仗着身强力壮敢打敢拼就拜了武通城一个叫做猛虎堂的门派掌门为师,掌门是七品神力在武通城也算得上一号大人物了。虽然很是嫌弃夏刚的人品,但奈何夏姓是武通城大姓,夏刚的哥哥又刚刚当上捕头,以后少不了仰仗的地方,夏刚给的拜师礼也足够丰厚,在小地方不收几个财主徒弟,当师傅的连西北风都喝不上,于是就捏着鼻子收下了这个徒弟。掌门倒也不藏私,几年下来夏刚竟然练到了九戟之力倒也算的上得意门生了。

夏刚练到了八品九戟后就开始洋洋自得,师傅虽然几次申饬他要专注于武学之道,奈何武通城的花花世界太过迷人,夏刚纠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痞子在武通城开始称王称霸起来。后来几个羡慕夏刚的师兄弟投奔入伙更是让他如虎添翼,再加上亲哥哥夏征也坐稳了捕快的位置,联合其他的本地官吏把持住了官府,武通城竟然皆避其锋芒,平安城知州几次来武通城也都是下榻夏家,这可是了不起的面子了。

除了湘桂院,夏刚照看的院子还有三家,勾栏院子里只要有油水的勾当,他都要参上一脚,连门童小厮的打赏钱都不放过,每天只是要在这些场子逛上几圈就行了。

夏征和花大姐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因为这两天在那个名义上是自己小舅子,实际上幕后大老板就是自己的亨发赌馆赌的太猛,白天都没有精神所以哈欠连天。左乙丙被带进了房间,夏征趁着放茶杯的功夫摸了花大姐依然细嫩的小手一把,花大姐当红的时候自己还在武通城的码头抗大包,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爬上花大姐的大福船搂着美人睡上一觉,当时的口头禅是少活十年都行,现如今人虽然已是昨日黄花,可自己最念旧情不忘初心不是?

花大姐不动声色的开始盘问左乙丙。

左乙丙恭恭敬敬的低着头,滴水不漏的回答完毕,本来那怪异的一老一少不出现,自己也要壮士断腕吃点苦头。

回答完毕,花大姐示意左乙丙退出了房间。

夏征借着喝茶的功夫陈吟半响,才说道:“花大姐,诺是到时候要借这个小厮一用,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花大姐眉头微锁,如何不知夏征要借的是什么,只是在勾栏中你诺是不护短,连院子里的人都保不住,就怕到时候墙倒众人推啊,这种勾当花自芳见得还少么?

夏征看花大姐有些迟疑,冷笑一声暗骂了一句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仁,当下也不言语只是低头喝茶,等到那个还没见人的小先生,倒完茶给自己抛了个媚眼又悄悄退下后,夏征咳嗽了两声说道:“花大姐可谓女中巾帼,不让须眉,这诺大的武通城夏某人真心佩服的人屈指可数,您绝对算一个。此案诺不速速结案要是上头追查起来,那个失踪的小厮毕竟是咱们院子里出去的,我倒是可以遮掩一、二,只是武通城虽然庙小可大菩萨可不少,就怕别的大院子的掌柜的去咱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美言几句,再煽风点火一番,那些人哪个是好缠的?到时候……”

夏征笑了笑不再说话。

“就怕到时候,院子里少不了各位捕头老爷的亲自光临,说不定还有来自上面的各路牛鬼蛇神,经这么一闹,湘桂院只怕要安安稳稳的做生意是不可能了。”花自芳甩了甩手中的手绢替夏征说了出来。

夏征竖起了大拇指由衷的说道:“花掌柜的是明白人。”

花自芳又细想了一下,从袖口里掏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放在桌子上推了过去:“夏捕头这些银子给下面的兄弟买杯茶喝,我只有一个要求,要杀要剐不能去菜市口,最好偷偷的做了影响越小越好。至于这小厮我倒知道他在武通城并没什么亲戚,当年带他来的那个陈老头在后面教那些小先生读书、写字,不过是一个不得志的腐儒,所以院子里由我来摆平。”

夏征点点头,笑着说:“哈哈,都是自家人,干嘛那么客气。”一边将银票收好,打了打袖子说衙门还有公事就踱着方步走了。

只剩下花自芳愣坐在那里,不知想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