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孩子撵出家门,以前这袁家不管,但现在就不一定。
程老头推己及人,他这俩前前大舅子现在肯定上赶着巴结老二,不然干嘛要坐在他左右,想着找他的错处,帮老二压住他,给老二卖好呗。
就这点心思,他难道还能看不出吗,肯定不能让这俩人踩着他给老二卖好。
不过,他看老二对这俩舅舅也就是面子情,虽然放在主桌了,可全程就过来敬了一杯,说了两句话,跟他一个待遇。
不像那个在主桌坐主位的什么杜主任,瞧瞧老二,一会跑过来送汤,一会又嘱咐别多喝酒,那人面前用来温酒的热水都要跑过来亲自换。
怎么着,这桌上就那一个老头吗,他不比什么杜老头年纪大吗!
瞧瞧那杜老头得意的,脸上的褶子笑得都快成团了,话说的那叫一个遭人烦,好像老二能考大学都是他领导好一样。
呸,不要脸的,又不是老师,就是个小领导而已,他就不信供销社领导还有教员工学习文化的。
甭管程老头信不信,反正杜主任这次是在整个市里都露脸了,本来全市也没收到几封华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杜主任手下拢共仨员工,两个都收到了,其中一个还是省状元。
一个还能说运气,俩,那领导能没点功劳?
说来也是巧了,刘成不光跟程溪同校,还是同系,也被数学系录取了,按理是可以一块出发去帝都的,但程溪他们家在去帝都之前,需要转道先去江市一趟,所以不能同路。
而且程溪一家是举家搬过去,当然是越早越好,也好有时间安排,但刘成却是要离开妻子和只有一岁的儿子单独走,哪还会赶早。
升学宴的第三天一大早,程溪一家就带着行李出发了,临行前把家里钥匙给许老三家一把,让他帮忙照看房子,又在王队长那里留了两块,往后如果他们不在家,程老头的养老钱就先从这两百块钱里出,反正养老标准是早就定下来的,协议里写得清清楚楚,按照村里平均的收入给。
小程家走了,给村里留下了一台收音机,还留下了一批书交给队委会保管,是用来备战高考的课本和复习资料,是借出去,还是卖出去,都归队委会自己拿主意,反正也就这半年了,第二次高考如果还考不上,那就不能继续闭门造车了,有心要考的,还是报个班比较好,现在不是已经有夜校吗。
小程家一家都已经走了,孟慧珍还跟在梦里似的。
华清大学,程风考上也就算了,那个干不了农活还怕太阳晒的大少爷,上辈子学习就很好,可程溪凭什么,杨盼盼凭什么!
这俩人,一个大老粗,一个黄脸婆,别说考上大学了,能把字都认全就不错了。
如果程溪写小说,是杨盼盼搞的鬼,把上辈子看过的的小说原封不动的抄下来当自己投稿,那高考呢,杨盼盼把高考题目背下来?她们死的时候,这一届高考都过去多少年了,谁会去背高考题目,除非一早就能知道自己可以重生。
杨盼盼提前知道?
孟慧珍觉得不太可能,大概是因为杨盼盼知道高考会恢复,所以这几年啥都没干,整天光学习了,不光自己学,还带着程溪一块。
蠢!
都重生了,还上什么大学,抓紧机遇做生意才是最要紧的,现在觉得上大学挺风光,可大学毕业后打工的不多了吗,而且就算是毕业后国家给分配工作,那又怎么样,往后造火箭的都不如卖茶叶蛋的。
杨盼盼重活一世,还是目光短浅。
她就不一样了,这几年里她也学着村里人去县城卖野果、卖菜,高考恢复前还提前买了十多本复习资料,转手卖出去,就赚了一倍。
现在她手里头已经攒下来五十多块钱了,这些钱做别的生意不够,卖茶叶蛋足够了,她连煮茶叶蛋的配方都试好了,就差支开摊子卖了,等政策一放松,就是她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先卖几个月的茶叶蛋攒攒本钱,然后把方子卖出去,再把攒下来的钱拿去做服装生意,她上辈子可是时髦着呢,喇叭裤、牛仔褂、□□镜……知道流行什么,还怕做不好服装生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