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一更(1 / 2)

山城机械厂的一栋家属楼里, 杨父正在写信,周边围了一圈的人。

自从杨父四年前生病住院后,他就从厂子里退下来了, 把工作给了大女儿杨燕燕, 毕竟四个女儿中,只有老大是留在家里招赘的,余下那仨都是别人家的。

老二杨彤彤早就嫁出去了,孩子都生俩了,老三离家更早, 从下乡到现在差不多得有七年了,走的时候, 老大都还没结婚呢,现在老大闺女都五岁了。

“好好跟老三说说家里的情况, 她大姐夫也是大学生, 她上大学有什么不懂的, 就写信回家问问。”杨母兴高采烈地道, “这下好了, 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谁能想到老三蔫不拉几的, 还能有这造化!”

魏生忙道:“妈可别这么说, 三妹这个大学生比我金贵多了,人家是考上去的。”

高考恢复后,工农兵大学生就不值钱啦, 谁让他们是靠举荐上的大学呢。

“说什么傻话呢, 你要不是已经大学毕业了, 也跟着报名参加高考, 肯定也能考上华清大学, 老三那样的都能考上,你肯定比她强!”杨燕燕大声反驳道。

事实上,在知道她们家老三考上华清之后,她就后悔自己没去报名试试了,她好歹还上完了高中呢,不像老三,高中的门都没摸上,以前学习也不咋地,远不如她,老三那样的憨人都能考上,没道理她不成,老魏就更不可能考不上了。

“谁说不是呢。”杨母满心感慨,“等下次再考的时候,老大要不你也去报名试试,咱不考华清,就考咱们山城的大学,不用离家就能去上大学多好!”

“也行。”杨燕燕不假思索地道。

魏生抽了抽嘴角,这娘俩一个敢说一个敢应,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吗。

“爸,我觉得你最好在信上跟三妹解释解释这几年为什么没跟她联系,您老一病把家底都花进去了,手术费虽然是三妹出的,可术后打针吃药养身体,哪一点不费钱,家里又养着孩子,您从厂里退下去了,燕燕顶您的班只能拿二级工的工资,这些难处您得跟三妹好好说说,别让她误会了咱。”魏生提议道。

他虽然没见过妻子的这个三妹,但在乡下这么多年还能考上大学的人,应该不是什么怂包蠢货,就算以前是,现在应该也不是了。

三年半前,老丈人动手术,丈母娘给人家写信要求筹钱,三姨姐寄过来两百块,自那之后就没再跟家里联系,家里边也没再联系过三姨姐。

有什么好联系的呢,一个下乡的女知青,上哪弄两百块钱去,无非是嫁人收彩礼,在乡下收两百块钱的彩礼,就不能算是彩礼的,卖身钱还差不多。

哪成想人家还有翻身一天,所以这又眼巴巴给人家写信。

魏生瞧不上老丈人一家的做派,但也不会阻拦,他就算是入了赘,也还是个外人,人家家里人的事儿,轮不到他来做主。

杨父也觉得是这个理,信上的内容有一半都是用来诉苦的,家里日子过得不容易,尤其是他,术后伤口隔三差五总疼,因为缺营养,所以身体一直没休养过来。

写好的信一式两份,一份寄去了良山村,一份寄去了华清大学,确保他们家老三一定能收到信。

这边忙着写信,那边则是热热闹闹办起了升学宴。

良山村位置偏远,哪怕人均田地多,以前也并不富裕,不过那是以前的事儿了,这几年良山村日子可是好过多了。

说起来程海军虽然作恶,但没有这位,后山也不会被民兵们清出来,自那之后,大伙守着后山这个聚宝盆,春夏多了野菜,秋季多了野果,关键是大家伙胆子大了,敢偷偷摸摸去县城卖菜卖果子了,无本的买卖,卖多少就赚多少,手里头可不比之前宽裕了。

看村小学这几年的新生入学人数和年龄就知道,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一年级七八岁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

这手里头宽裕了,送起礼来也大方,小程家说好了不收礼金,只请大家伙吃个饭的,可大家伙不拿礼金,倒是拿起了别的。

过年分的猪肉,在外面买的白酒,自己做的年货,还有自家种的蔬菜,要知道这可是冬天,种出点蔬菜来可不容易,在县城里头很是能卖得出来价格。

大伙送的礼加一块,都不需要小程家额外准备食材了,整整十八桌的饭菜除了主食和调味品,居然都没用到自家的东西。

小程家摆不开,许老三还贡献出了自家的院子,大厨们、传菜的伙计们、记账的会计都是村里人,锅碗瓢盆、桌子板凳也是大家伙拿来的。

这场升学宴与其说是小程家自己办的,倒不如说是良山村集体办的。

程老头也拿了过年分的肉来,座位还在主桌,只是瞧见了前前大舅哥和二舅哥,且被两人包围着,左边坐一个,右边坐一个,全程硬是没敢啃声,光闷头吃饭了,头都没怎么抬。

实在是……怕挨揍。

当年,老二他娘一走,没多长时间,他就另娶了,还跟原配娘家断了往来,后来还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