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 33 章(1 / 5)

江家为了分家而起纠纷的时候,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

远在京城的皇宫。

御驾还没进京,皇帝游玩江南,带回一名流落民间的公主之事, 却已经在短时间内传遍了皇宫内外。

所有人都在好奇,翘首以盼,等着看这位公主的真面目。

终于,御驾停在午门,皇帝下车, 另行更换銮驾,露出了他身后跟着的一个身穿黑色衣衫的少女。

众人不留痕迹地交换眼神,这位就是公主了?

少女看起来年龄很小, 不过十五岁上下, 明眸皓齿, 肌肤胜雪,小小年纪,便已堪称一句国色天香。

最难得的是,她眉宇间有一种难言的灵气,让她看起来清冷出尘, 和宫里的女眷们大不一样。

有小道消息说,皇帝看见公主, 觉得眼熟,派人去查,才发现公主是自己的血脉。本来大家还不信, 皇上后宫三千, 妃子众多, 还能记性这么好, 记得十几年前的一桩艳遇?

现在看见公主的长相, 又有一些明白了。

公主的长相,应该是和她的生母十分相似,才能让皇帝认出。

那样的大美人,就算过去十几年,也难以忘记吧。

在无数人的目光下,公主跟在皇帝身边,神情淡淡地上了銮驾,启程前往后宫,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的尊贵气质。

底下众人看在眼底,又是好奇又是不解,不是说公主大字不识,粗俗不堪,上不得台面吗?

怎么看起来不太像?

皇帝高坐在銮驾上,看见身边的女儿,也十分自豪。

这个遗落民间的女儿,刚找到她时,的确有些粗俗,说话行事上不得台面,让他十分失望。但是回来的路上,她被人陷害推进湖水里,大病一场,醒来后经过请人教导,很快就有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就算在万人的目光之下,依旧淡然自若,清冷尊贵。

由此可见,他的女儿,根子上还是随他,机敏聪慧,能撑得起大场面。

皇帝神情满意,十分自得,在心里琢磨给女儿赐封一个什么封号,才能配得上她。

旁边,公主神色淡漠清冷,看着銮驾两边行礼的宫女太监侍卫,脸色不变,思绪却飘向了很远。

銮驾到了后宫,公主拜见太后和皇后。

太后和皇后本来都对这位民间出身的公主有所抗拒,还没见到人,只听说人是在秦淮河上找到的,就满心嫌弃。

没想到这个少女虽然看着冷冷淡淡,礼节却一点没错,倒是很有皇室公主气度。

想想皇帝子嗣艰难,如今不过一子两女,膝下空虚,好不容易在外面碰上了亲生血脉,带回来也很正常。

太后心疼皇帝,对公主的初印象也很好,点点头,接纳了这位公主。

皇后更不会有意见,她多年一直无所出,如今皇帝的儿女都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对于一位新的公主也就没有敌意,只是担心堕了皇室威名而已。

既然公主得到了太后的接纳,她也跟着点点头,送上了见面礼。

公主垂眸谢礼,好似并不为了这份接纳而激动,淡淡地陪着聊了几句,就随皇帝离开了。

到乾清宫,皇帝歇息的宫殿,皇帝坐在龙椅上,想了又想,终于为公主拟好了封号。

“朕之爱女,钟灵毓秀,便封为灵秀公主!”

灵秀公主听了,一点也不意外,淡定谢恩。

她本命钟毓,封号灵秀,一个“钟灵毓秀”,将封号名字都容纳了进去,看似是个很好的寓意,却没用多少心,纯粹讨巧罢了。

当然,对于其他公主来说,有封号就已经足够了。历朝历代,许多公主都是用大公主、二公主这样的称呼,直到出嫁,才会拥有自己的封号。

也就当今皇帝女儿不多,才会个个都有封号。

不过这样一来,她的表现让皇帝更满意了,不愧是他女儿,从辱不惊!

钟毓谢完恩,提醒道:“皇上,还有一件事,你忘了。”

皇帝立刻想起了,哦,对了,赐婚的事!

钟毓已经十五岁,到了成亲的年龄。既然是公主,当然应该有驸马。

在回来的路上,两人聊起这件事,皇帝对她心有愧疚,答应让她自己选驸马。

“朕立刻让礼部选送各家好男儿进宫!”

听到这句话,钟毓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是终究没有说。

反正,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皇帝带着钟毓吃了一顿家宴,之后给钟毓单独辟了一栋宫殿,让她住下,就回前朝宣布了要为灵秀公主挑选驸马的消息。

一时间,京城官员子弟人心浮动。

驸马并不是什么好的职位,更别提这还是一位民间公主,有传她一直待在秦淮河上做事,这样一来,不管她还是不是完璧之身,名声都不好听。

有能力有条件的人,都纷纷推拒了应选,没有那个能力和条件的,只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