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谢谢老师的厚爱(2 / 4)

陶雨田笑道:“你小子,年纪不大,怎么这话说的语气比我们还要老气。”

林却余给两个人分别递了一杯茶过去,然后问道:“双来,老陶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出版诗集的事情。我呢,现在忝为作协出版集团的总编,在诗词大赛上看过你的几首参赛作品后就特别喜爱。我呢,是个对文学尤其是对诗词喜爱到骨子里的人。所以我就想着看能不能把你的作品单独结集出版。”

胡双来点头:“谢谢林老师和陶老师的抬爱。诗词作品我这里还有,昨天同陶老师通过电话后,我特意准备了几首作品,今天正好让两位老师帮忙掌掌眼。”说着,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副诗稿拿出来分成了两份,一份递给了林却余,一份递给了陶雨田。

两个人分别接过诗稿,先是大致的看了个名字。

林却余手里拿着的那份诗稿上面有五首诗,五首诗中有四首都属于写景的类型,分别是《黄鹤楼》《登鹳雀楼》《游山西村》《春夜喜雨》。另外一首,则是用来暗喻自己抱负的诗《绝句》。

林却余悠闲的喝了一口茶,然后开始一首诗一首诗的仔细读起来。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越看,林却余的神色越显凝重,当看到最后的一首诗,手都有些抑制不住的发抖了。五首诗全部看完,林却余珍重的放下手里的诗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绝顶之作!每一首诗在我这里看来,都是绝顶之作。”

陶雨田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不过他还没看完,便没理他,继续看自己手里的内容。

他拿到的是五首词,胡双来特意诗和词一样挑了五首。这五首词却都是写离别的,分别是《雨霖铃·秋别》《声声慢·寻寻觅觅》《长相思·汴水流》《苏幕遮·怀旧》《江神子·恨别》。

《雨霖铃·秋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江神子·恨别》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于是乎,待到陶雨田看完这五首词的时候,其表情反应已经与林却余一般无二了。同样小心的放下诗稿,他一拍大腿,说:“好词!津是好词。”然后他和林却余对视了一眼,立刻就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将放下的诗稿又拿起来,同对方交换之后,又如饥似渴的读起来。

胡双来在一旁看着这两个文坛大佬,也不作声,只是默默的喝茶。

又等了不到五分钟,两个大佬各自放下了诗稿,都是面色涨红,一脸的意犹未尽。

林却余问胡双来:“双来小友,这十首诗词的质量,不比你用来参加诗词大赛的作品质量差啊!”

胡双来也不反驳,只是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