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谢谢老师的厚爱(3 / 4)

虚:“林老师过奖了。”

“哎!过分的谦虚可就是骄傲了啊!虽然我们文人要有文人的骄傲,但却也不能太过做作。”林却余说。

胡双来点头:“林老师说的是。不能有傲气,但却要有傲骨。”

两个大佬眼睛一亮,陶雨田抢着说:“这话说的好,不能有傲气,却要有傲骨。果然是我们文人的写照啊!双来小友,论才华,你是我生平仅见。”

林却余也点头:“不错。在诗词一道上的天赋和才华,你堪称绝顶。”

胡双来听着他们的话,脸上没啥表情,心里却不由的想起一句前世的名言:“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哎!只是抄了几首诗,不能算做是厚颜无耻吧?况且,读书人的事,能算是是抄吗?那是借,借懂不懂?

不过胡双来还是谦虚的说了一句:“也是我老师教的好。”

林却余和陶雨田两人双眼一亮,陶雨田问道:“你老师是?”

“哦!我老师是山中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潘柳青,不知二位老师听说过吗?”

两人纷纷点头,陶雨田说:“原来你竟然是潘教授的得意门生,难怪。这几年我们同粤省那边走动的少了。前几年我老师还在世的时候,我也经常回粤省的,也曾经与潘教授有过几次接触。都是文化圈子的人,交情还是有几分的。”语气里,有几分唏嘘和想起往事的不舍。

胡双来识趣的没细问,这些老前辈的事情,自己一个小辈还是不要问的好。

林却余却是想着正事:“一时聊的兴起,把正事差点给忘了。小胡啊,我现在对你诗词一道的造诣深信不疑,之前老陶联系你的时候想来也已经和你说清楚了我们的目的,却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胡双来脸色有些歉意:“林老师、陶老师,这次小子我可能要辜负二位老师对我的关爱了。不是小子我敝帚自珍,也不是我不肯将好作品拿出来,实在是我现在手头上的好作品数量属实不多。如果结集出版的话,可能会稍显不足。而且,作协出版集团毕竟是我们天朝最为权威的出版社之一,如果真的给我出了个人的诗集,第一以我的年龄和资历无法服众;第二我的名气太小,对出版社宣传方面也会有困难。”

林却余有些意外,他实在是没想到,自己以作协出版集团的名义主动想给他出个人诗集,他却拒绝了。虽说胡双来说了理由,但他能感觉到,这不是胡双来拒绝的主要原因。

不过林却余却也没细问,他拒绝自然有他拒绝的理由。自己做为作协出版集团的总编,主动找他已经是放下身段了,这也是出于爱惜晚辈的想法,但如果人家拒绝了自己还要纠缠不清的话,那可就有点跌份了。正像胡双来刚才说的:不能有傲气,但要有傲骨。自己可不能做这么纡尊降贵的事情。

沉默了一下,林却余同陶雨田互相看了一眼,林却余说:“好吧!你自己做决定。”

胡双来歉意的说:“林老师、陶老师。其实我也想能够出版一本自己的个人诗集的,这对我在文学界的名气提升简直太有利了,更何况还是作协出版社出版的,这可是相当于文学界的官方认可。但我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句不怕二位老师笑话的话,如果没有诗词大赛,我现在在文学界就只是一个小透明,就算作品再多,依旧是无人问津的。就算现在我通过诗词大赛火了一把,但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对网友来说,他们只关心有没有瓜吃;对文学爱好者来说,我只是一个冠军,之前没有积累,之后如果也没有更多的曝光渠道的话,很快就会被遗忘。”

胡双来顿了下,看了一眼两个人的脸色。林却余脸色郑重,脸上颇有认同之色,他毕竟在总编的位置上坐了几年了,出版社对作家的名气、资历、作品的积累尤其看重,所以他对胡双来说的这些深有同感。

陶雨田却是面有戚戚然,他是真正的诗词爱好者,对古诗词、古文学有一种偏执般的热爱。而且他又是粤省人,对同为粤省人的胡双来有一种骨子里的亲近。所以听胡双来这么说,他还是不由的问了一句:“小胡啊,你不再仔细考虑考虑吗?”

胡双来轻轻的摇了摇头:“陶老师,我知道您是对我好,二位老师是真心的在提携晚辈。但我的情况我清楚,如果我真的现在就冒冒失失的出一本个人诗集的话,就算是通过林老师的作协出版社出版,我依旧会被舆论淹没的。到时,无论是吃瓜的网友,还是诗词爱好者,甚至整个文学界的人,都只会等着看我的结果,而不会出来说公道话的。毕竟,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啊!”

林却余不由的点头:“是啊!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啊。文人一般都自视清高,自我感觉良好。你这句文人相轻是真的说到了点子上啊!”说着,他双眼定定的看着胡双来,又郑重的问:“这样,小胡,我再问你,假如过了一年或者两年,你在文学界已经有了名声,有了基础。如果那时我再找你出版诗集的话,你会同意吗?”。

胡双来也重重的点头:“如果我真的能在一两年之内达到林老师您说的这些成就,那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只不过到时候就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