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辽东布局(2 / 3)

密布竹签,荆棘,蒺藜,防御工事可谓是相当坚固。

朱慈烺通过水师,以沿海占据的岛屿为跳板,经过密探和哨兵近一个月的侦察,也了解到了一定的情况,如此严密谨慎的布置,想要突袭清军,恐怕只能说痴心妄想了。

所以,明军的高层指挥官,只能把击败清军主力的想法再次放回到了平地野战之上。

登州府城的临时帅府之内,朱慈烺,张煌言,秦凯,任宣,常青山,高杰,以及朱慈烺新提拔的马宝等军中大将已经等候多时了,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气氛严肃。

随着皇帝兼主帅朱慈烺入内,会议厅内,一副清晰的山河关隘地图被张煌言平铺在了长桌之上,辽东,辽中地区的山河地形,城镇关隘,以及主要道路都大概被标注了出来。

张煌言手上拿着一条细长的竹枝,直接指向了复州城以北的地区:

“陛下,诸位将军,此次会战预计会在复州城提前打响,萧将军所部已经取得了‘长生岛大捷’,歼灭岛上驻防清军一百余,缴获战船二十余艘,附近海域已经完全在我军的控制之下。

同时,在水师的积极防御之下,目前已经成功拦截了三次试图过海夺取岛屿的清军,未让清军一船一人一物成功上岸。”

在海面上,面对萧鼎天麾下的上万水军,千余舟船,以及三千余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的明军老兵,清军几乎无隙可循,屡屡受挫。

“此次会战预计将于半月后正式开始,我军将兵分两路,从复州,盖州南北两路发力,夹击那里的清军主力,引诱辽中的清军会战。

北路军主力兵团共三万五千余人,其中水军能战之兵八千有余,野战步卒一万八千,配备火铳弓弩各千余,马兵一万一千余,盾牌甲胄齐全,大小火炮五十余,主将为秦凯,任宣,高杰。

大军目前已经准备妥当,北路军会先行一步,沿海而上,伺机从水路突袭,攻取盖州城附近的据点,获得立足之处,威胁复州城北部通往盖州的交通要道,攻清军所必救,以此来达到牵制,分散辽中清军兵力的战略目的。

南路军为我军另外一支主力,由登州北上复州,亦是此次会战的首先进攻方向。目前共计两万三千大军,野战步卒一万三千,火器营两营,强弩营三营,一万骑兵,盾牌甲胄皆齐全,大小各式火炮七十余门。

大军目前已经悉数抵达登州,渡海即可作战,军中塘马亦上岸侦察月余,大军对沿途道路,地形等情况已经十分熟悉。”

“嗯!”朱慈烺点了点头,对当前各营各部都已经按照计划进入了指定地点非常满意:“继续往下说!”

“是,陛下!”张煌言随即把竹枝指向了盖州城,又继续说道:

“鉴于目前清军士气略显低迷,酋帅多尔衮向来谨慎,我军预计两军决战地点将在盖州城以南五十里以内的平坦区域。

我军到时候攻克复州后,即将在榆林铺,熊岳驿等地会合,然后分三路行军,中线为大军主力,由陛下亲自统帅,主战兵力三万三千,其中预备部队五千,后勤民夫四万七千,将是此次大战的核心战力。

东线为大军侧翼,由末将统帅,主战部队一万三千,后勤民夫一万八千,装备少量火铳,火炮,其中配备五千骑兵,负责牵制清军侧翼,防御清军的侧翼包抄,必要时候支援主力作战。

西线亦为大军侧翼,由任将军统帅,主战部队一万两千,后勤民夫一万五千,主要负责牵制清军兵力,守住主力侧翼不被袭击。”

“东线这里稍作调整。”朱慈烺听完,直接打断道:“常青山,到时你率五千预备役兵马部署在侧翼东面的山脉一侧,严防清军在那里迂回。”

军中机要记录了这次调整之后,张煌言又继续说道:

“调整过后,中线主力以马宝率领的新编骑兵营作为前锋,负责清除清军哨马,侦察敌情。为增强战力,威慑清军,故再增一千,将新编骑兵营的兵额增加到三千。

其后则是大军主力,由末将率一万余人马位于左翼,任将军率一万余人马位于右翼,中间是陛下亲率的核心战力近三万,三边相互支撑,互为支点。再往后是后备役五千,届时根据战斗情况,适时加入战场。

常青山率五千兵马取代原本的三千偏师沿山部署,伺机消灭或者堵截辽中方向来援的清军。这是稳住我军侧翼的重要支点,务必要保持打击力度。

但是,若是清军派出大批士兵来夺,断不可与之纠缠,需速速撤退,保证对盖州清军保持围三缺一之态,以免清军在盖州死战。总之,常将军所部一切行动皆以主力侧翼为首,敌来则退,追则反击。

末将会率一万余人马推进到榆林铺一带,干扰分撒清军兵力,威胁清军侧翼,以此迫使其尽快与我军主力决战。

西线任将军按照原计划,任务同样是分散干扰清军侧翼,分散清军兵力为主要任务,伺机攻击清军侧翼,协助主力大军作战。”

诸将听罢,都没有任何异议。这些作战计划一早就已经拟定好了,现在只是出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