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满堂喝彩(1 / 3)

就在祁暄还在和自己小碟中的鱼肉大眼瞪小眼时,席间有贵女开了口:“长公主,臣女不才,愿以一曲为大家助兴。”

祁暄抬头扫了眼,是胡家的长女,以古琴闻名奕京。

有人提议,自然就意味着这簪花会的重头开始,乐瑶长公主哪有不准的。

胡姑娘搬了古琴在厅堂中间,一曲《芙蓉梦》绕梁三日,余音犹在。

满堂自是喝彩,乐瑶长公主也是高兴,赏了一只八宝琉璃簪。

接下来,又是有裴家的女儿献舞,张家的女儿弹筝,一时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坐在柳山岚身边的安如翊一边鼓掌一边靠近柳山岚压低声音道:“你呢,你打算上去献些什么?”

柳山岚撇撇嘴:“我还未及笄,上去什么?倒是安姐姐,不上去耍一段剑舞?”

安如翊报复式的一撞柳山岚,笑道:“好好的舞什么剑,人家都是文人墨客,到我这里成了刀枪棍棒的,人家指不定要怎么笑话我呢。”

“可是姐姐的剑花挽的是真漂亮。”柳山岚由衷的赞叹。

“漂亮有什么用。”安如翊不以为意:“能沙场杀敌才是真本事,如果我能跟着舅舅一起上战场就好了。”

安如翊的生母袁氏是护国将军袁征得女儿,袁家一门五将,个个都是在沙场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柳山岚没有接话,她没有安如翊那种对沙场辽阔的向往,她只知道,每一场仗,都是对百姓,对朝堂的损耗。

安如翊见柳山岚没有接话,便转了话题:“等一下就是击鼓传花了,你今年是要收着作,还是大展拳脚?”

往年的簪花会,都是一众郎君姑娘们表演完才艺,乐瑶长公主便会指定牌名,让下面小的击鼓传花,若是传到了,便是要作诗的。

柳山岚因着自己年纪小不想出风头,向来是只随口吟诵两句就打发过去了。

可是这次,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藏拙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那自然是作成什么,就是什么。”柳山岚笑着答。

“好岚儿!”安如翊夸奖:“可算是丢掉你那一套东想西想的坏毛病了。”

果然,就在杨家的郎君吹完笛子之后,再没有郎君或是姑娘站起来说是要献艺了,乐瑶长公主让乔姑姑搬出了两个巴掌大点的小鼓,道:

“咱们今日,老规矩?”

座下众人都笑,乐瑶长公主也跟着一起乐,乐完便道:“今日先前有一道荷花糕,本宫尝着很是喜欢。就连一向不喜甜食的暄儿都喜欢,不若今日,我们就以荷花为题,五言、七言都可。”

这实在是很寻常的题目了。风花雪月这样的命题,是在各位郎君和姑娘们刚刚启蒙时就学的。

不过簪花会,本就是图一乐趣,并不是真的为了辩出个高下的。

柳山岚奇怪的瞧了一眼祁暄,对方正认真的听着乐瑶长公主说话。

他什么时候喜欢吃甜食了?

乔姑姑手下鼓点已经开始,众人传着的,是一只荷花簪子。

簪子先是到了一位柳山岚不认识的郎君手里,那郎君站起身:“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醉里归。”

说罢,款款下坐。

安如翊一边鼓掌一边又悄悄靠近柳山岚道:“这是丰家的的郎君,这诗对的还行吧?”

柳山岚轻笑一声,满是戏谑。

安如翊用胳膊肘捣捣柳山岚:“我问你认真的,反正这样水平的诗我是做不出来。”

柳山岚认命的点点头:“放心,若是传到你了,尽管跑给我就行。”

安如翊这才笑面如花,继续伸长脖子看那荷花簪子到谁手里了。

这回鼓点是在一位年纪同样尚小的小姑娘身上停下了。

“这是英国公家的小女儿。”安如翊悄声道。

“安姐姐好厉害,认识这么多人呢。”

“那可不,”安如翊自得的扬了扬头:“你读书写字的本事都被我拿来认人了,怎么能不厉害。”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那英国公家的小姑娘只是微微思索了一阵,便开口吟诵。

乐瑶长公主听着倒是开心,吩咐乔姑姑赏了一只鎏金步摇。

安如翊瞧着乔姑姑手里的步摇十分不解:“这一首就比刚刚那一首的好么?”

柳山岚安慰似的拍了拍安如翊的肩膀:“这彩头不都是图一乐么?你又何必当真呢。”

安如翊扁了扁嘴:“那只鎏金步摇也的确是好看啊。”

柳山岚刚要说些什么,就听原本热闹的厅堂忽然静了下来,就连原本的鼓点也没有了,她回头一看,那只被人传来传去的荷花簪正静静的躺在她的面前。

柳山岚站起身来,余光瞥见安如翊正捂嘴偷偷的乐,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原来一向根本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