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他们忍不住了,闹出了什么事情来,到时候,巡街的顺天府官差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可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至于激起东厂和顺天府及五城兵马司的纷争,这个,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刘健最想看到的,就是如此局面了。
只要东厂的番子胆敢如此,且,把事情闹大了,那,刘健就敢派人直接封了东厂的大门,抓了东厂的番子。
如今的刘健,不怕事情闹大,只怕事情不闹大,不怕东厂的番子猖獗,只怕他们不猖獗,只怕他们收敛。
“这些名单,可不好办啊。”
内阁当中,几位大学士端坐,尤其是首辅刘健,如今更是监国大臣,原本,该是春风得意的。
可,此时,刘健的脸色却是十分不好的。
这一切,皆源于刘健手中的那份名单。
既然要借着这个机会动手,那,不仅仅是要对东厂的番子动手,或许说,对东厂番子动手,是为了提振百官的士气。
可是,这终究只是提振士气罢了。
真正有用的,能实际伤到刘瑾的,还是拔出百官当中的那些个毒瘤,以此来肃清百官队伍。
但是,哪怕是刘瑾是宦官,依附他的官员要承受一些骂名。
可是,如今,刘瑾权重,且,妨碍朝政太久了,如今,朝堂当中,若是细数起来,单是明面上依附刘瑾的官员已经不少了。
不过,这些个官员,都是那些小官。
可,这数量加起来,却也是要谨慎处理的。
最为主要的,是那已经依附刘瑾,但是,却隐藏很深的官员,这样的官员,一般而言,都是朝中重臣。
这样的官员,哪怕是一个,其所产生的危害,都是巨大的,是绝对不能留的。
而虽然这些官员隐藏的深,可,奈何内阁和东厂那是死对头,内阁也是一直暗中收集这方面的情报的。
所以,如今内阁手中掌握的名单,却是不少,就算是有漏网之鱼,也绝对不会有几个的。
可是,如今,却还有一个问题摆在内阁的面前,刘健虽然是奉旨监国,可,却也不能无缘无故的把这些官员调出京去。
更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罢免这些官员,给这些官员定罪的。
若不然,指不定,就有人要参刘健一本,说他借机排挤朝臣了。
“难,也要办。”
杨廷和吸了口气,双眼眯在了一起:“咱们不妨学一学曾毅。”
杨廷和这话,让刘健沉吟,这个时候杨廷和提起曾毅,自然不会是说曾毅秉公执法什么的,而是指的曾毅整人的手段。
先造势,毁名声。
之后,在抓人,小事也能变成大事。
至于没缘由,那是不可能的,满朝文武,是有真正清廉的官员,可是能有几个?
若是真想找事,抓住一个小的把柄,就严格按照大明律来,那,小事,也成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