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飞鸽传书(1 / 2)

刘芒接过三个鸽子腿细的小竹筒,刘芒去掉防水设施,打开卷成圆柱体的小纸片。看了一眼就眉头紧皱,“卓蒙,你他吗的给我翻译一下啊。”

不怪他生气,刘家暗卫的传书方式用的类似于某种密码,否则一张小小的纸条,怎么通篇大论。

卓蒙一愣,转念也明白过来,刘芒不懂密码反应,“抱歉少爷,我以为卓叔教过你密码破解。来信的鸽子腿上有红绳,说明这传书等级很高,只有刘家的直系族人能看。”

刘芒有点着急,“我现在授权你,未来全权代我看传书,不管等级,直接破译之后送到我手。”

“是。”说完又接回小纸片,“少爷,此传书为抄送,已传给金陵的老爷。第一张传书上说,方丞相在江南布置的所有人、杀手都已被我们暗卫铲除。”

“继续说。”

“第二张传书上的是京城发生的事,太子在几日前在内阁会议中提出,撤出山东府所有守军,要求河北府、河南府以及镇北军驰援京城,在东部构筑一道防线。内阁已全票通过。并已开始实施。”

刘芒冷冷一笑,“镇北军抵御整个北方,如果撤回,金国人和草原人马上就杀到山海关和雁门关。内阁都是猪吗?”

“少爷,第三张传书解答了你的疑问。上个月,殷朝向金国赠送了十万两黄金和五十美人。向草原赠送了大量的金银、茶叶和细盐。两国表示未来一年内不会犯边,三国还签署了互不侵犯的条约。另外,山东府的倭人增军十万,现在山东府有二十万倭人了。”

刘芒听完这个,若有所思。“草原人是喂不饱的,殷朝有难他们必定会来插上一脚,这道理,如果太子弄不明白,内阁还弄不明白吗?除非他们是猪。另外,我现在不明白,这新增的十万倭军,是从高丽来的吗?宁波未来的形势到底如何。”

“少爷,这传书没尾,估计还有没到。”

“你安排人守着,无论我在干什么,一有传书到,马上破译送过来。另外,赵云已知道我的练兵方式,今天由他训练。”

对着卓蒙说完,刘芒转向又戚继光,“大哥,我现在有八百人步兵,你安排人训练他们吧。”

戚继光点头,出了帐篷。招呼来一个偏将,吩咐了一下,转身又回了帐篷。

“山东府的战事已经不太乐观,看传书的意思,现在已经沦陷了吧。”刘芒叹了口气,对戚继光说道。

戚继光也大吃一惊,“仅仅才一个月吧,竟然沦陷的如此之快。其实辽东地区沦陷之后,山东府就一直作为整个北方的前线。我一直认为,山东府不仅兵强马壮,而且军械、兵员的整体水平都是在大殷朝靠前的。不仅如此,山东府的绿林好汉最多,山东的绿林十分义气,深知家国大义,这几十年间,只要有战事,他们都会自愿成军上前线。”戚继光皱着眉头说道。

“刚才我刘家的密信你也听说了,我现在就是不明白,太子和方正茂倒地想干什么。釜底抽薪吗?还是真如梁波所说,这倭人和方正茂大成了某些勾当。”刘芒真是脑袋挠破了,也想不出这其中的缘由。

“可是这么做,他方正茂也没有好处。而且得利的就是倭人啊。”

刘芒抬起了头,“有没有一种可能,方正茂就是倭人。”

“哈哈哈,贤弟,你这也太离谱了吧。”刘芒这一句话,给戚继光都说笑了。他十分佩服刘芒,这天马行空的思维。

“大哥,我也就是瞎猜,到底为何,还的问方正茂。不过,我现在真的想知道,倭人的目标打不打宁波了?”

“我刚才也联系了宁波城内和金陵的接头人,金陵方面还没有回复,镇海军虽然不是最强的军队,但确实是江南府屈指可数的强军了。如果倭人真的来宁波了,这宁波就无兵可守了。”

戚继光的话,让刘芒抓到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刘博庸跟镇海军的将军们还有另外的联络方式。二是,这镇海军确实要走了。

“镇海军什么时候出发?”

“明日辰时出发。”

“那就只能祝大哥平安得胜归来了。”

...

两个人用过早餐,戚继光就走了。只留下了一个偏将,就是专门给刘芒训练鸳鸯阵的人。刘芒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指导员。

训练还在按部就班的继续,刘芒却心不在焉。总是时不时的看一眼鸽笼的位置。

一直到入夜,赵云在跟他汇报的时候,他终于算是死心了。

他估计刘博庸是不想告诉他太多的事情,毕竟每一个父亲,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背负太多。毕竟刘博庸正值当年。

“主公,今日已经淘汰831人,现在步兵队已经人满。在淘汰就是骑兵队了。”

“嗯,明天开始,训练强度加大。负重跑十里变为负重跑二十里。其余的项目也增加上吧。睡觉的时间也减少一个时辰。卓蒙和马元换一下。卓蒙心肠太软,不适合带纠察队,马元可以。让卓蒙先带着步兵队吧,等许褚(卓通)回来,让许褚带步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