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东风正劲,“大通凌波安远壹号”鼓足了风帆,顺流而下。
随着巨舰越行越远,前来祝贺的嘉宾以及围观的人群逐渐散去。
码头上最后只剩下和秦霄和陈斌二人,注目远望。就像父母目送自己远行的孩子。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秦霄想起了一句唐诗。
这既是对自己的兄弟周万里远赴海外的感慨,也饱含了对大通海贸第一次出海的复杂心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陈斌也跟着来了一句。
两人默契地相视而笑。
此时的心情和心境,都在这两句诗里了。
二人举目注视着江面,直到大通一号化为一个黑点,融入远方的茫茫海天。
良久,秦霄方才开口道:“二号船也快该交付了吧?”
老大走了,很容易想到老二。
“回禀董事长,按约定五日后的十月二十三就该交付了。到时候我准备亲自带着人过去。”这是陈斌日思夜盼的日子,自然记得清清楚楚。
“很好,那就有劳你亲自跑一趟了。”秦霄微微点头:“出海的货物筹备得如何了?”
“当初订货的时候是分两批来定的。第二批货短快则三日,慢则五日,就会全部到达我们指定的仓库。”
“甚好!安排的很合理,时间也很紧凑!”
秦霄知道陈斌做事一向心思缜密,基本上无需自己过多操心。
就拿这货物采买之事来说,分为两批而不是一次全部到位,就有三个好处。
一是便于分批把控货品质量,分散风险;二是可以节约库存费用,降低库存风险;三是可以延缓付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这都是秦霄平时耳提面命,教给手下高管们的商业技巧。
看来陈斌不仅已经完全领会,而且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这让秦霄甚是欣慰。只有自己手下的这些高管快速成长起来,自己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加重要的事务。
“陈掌柜,你对二号舰的首航有那么想法?”
“回禀董事长,一号舰已经去了高丽。二号舰此次定然是应该往南走了。”
陈斌未加思索便张口即来,秦霄知道他肯定已经早有考虑。
果然,陈斌接下来的话证明了秦霄的猜测。
“我已经让朱掌柜托吴三水给引荐了两位通译,一位精通南洋话,一位精通交趾话。此行与三五个国家进行交易应该没有问题。”
“二号船你准备派谁担当纲首?有没有合适可靠的人选?”秦霄又问道。
“回禀董事长,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陈斌恳切地说道:“按我们现在的人手配置,恐怕尚无可靠的人选。”
“那你准备如何?”
“恐怕这二号舰的首航,只有我亲自上阵了!”陈斌望向秦霄。
“我也正有此意。”
秦霄点头称是。并用鼓励的眼神望向陈斌:“海贸业务我们刚刚涉足,还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由你亲自担纲最为稳妥。去时多带几个帮手,一是可以帮你分担,不必事必躬亲;二是也可以观察教导,培养后备人才。”
“谨遵董事长指示!”陈斌对秦霄的意见深表赞同。
“明日,我就将返程回京。海贸的事务你多操心,遇事可当机决断,不必事事都向我汇报。”秦霄此次东南之行已经一个多月,必须返回了。
“董事长,你不在,我这心里可是没底啊!”
“你也不必过谦,你办事我还是可以放心的。我在京城还有大事要办。你此去切记一定小心谨慎,安全第一,生意第二。到时候就不能亲自为你送行了,我在开封等你凯旋的喜讯。”
秦霄用鼓励而温馨的眼神注视着陈斌说道。
“请董事长放心,在下一定不辱使命。保证人船平安、满载而归!”
陈斌亦用坚定的眼神和语气予给予回应。
次日一大早,秦霄就坐上了背上的快船。
随他一同回去的,是安保部的一个名叫赵驰的年轻人。
这是周万里执意给秦霄留下的保镖。
秦霄的本意是把人全都留给周万里和陈斌。他二人这次远涉重洋,身边多个人就多个照应。
但是周万里硬是把赵驰留给了秦霄。让董事长一个人独自返京,他实在是放心不下。
秦霄平时和下面的人接触不多,这次旅途只剩下二人为伴,正好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状态。
“赵驰,你是何方人氏?今年多大了?”
“回禀董事长,小人乃是京城人氏,今年十七岁了。”
“十七岁,你我还是同年。”
这让赵驰很是意外,他一直觉得秦霄要比他大了至少四五岁。
赵驰虽然和秦霄同是十七岁,但是气质和秦霄比起来,显得就多了些稚嫩。
一个人经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