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月老(1 / 2)

这些政策,在崇祯眼里,纯粹是多此一举,环节越多,贪官们伸手的路径就越多。

在崇祯的计划里,要剥夺盐商和盐帮的专卖权,让食盐市场化,天下任何一个商人,只要向朝廷交税,就可以自由买卖食盐。

这样一来,盐价肯定会降下去,百姓少了负担,贪官们也少了伸手的环节。

“所以林武来传教的时候,你就加入白莲教了?”

“草民该死!”宾鸿吓得连连咳嗽起来,脸色苍白如纸。

“行了,过去的事朕都不会计较,你对盐政有什么建议,可以写成条陈交给朕。只要你把朕交代的事办好了,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若是乱伸手,朕也会收下你的脑袋。”

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逝,月儿俏皮地爬上山头。

崇祯命人在城外燃起熊熊篝火,将天津城中乱民劫来的肉食米面全部搬出来,交给军中大厨,开了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

一根绳的平定,几乎没花费什么力气,这场战斗的最大功臣反而是挡住了林武的王辅臣。

可士兵们的目光却没几个望向被崇祯拉住,坐在身旁的王辅臣,而是时不时瞟向在篝火旁轻歌曼舞的清倌人们。

崇祯拍拍手,场中顿时安静下来,聆听皇帝讲话。

崇祯站起身,说道:“翁轻轻姑娘,朕说过,要为姑娘找一位如意郎君,王辅臣弓马娴熟,勇武善战,你看如何?”

翁轻轻盈盈一拜道:“但凭陛下做主!”

王辅臣一愣,完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可怜他原本是山西一官宦人家仆役的孩子,欠了赌债跑路到天津,居然误打误撞入了皇帝的眼,还赐予了一个天仙般的美人,当下喜得都痴掉了。

直到被身旁人拍了一下肩膀,才回过神,叩首道:“草民谢过陛下恩典,必为君上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崇祯朗声大笑,又给射伤擒获其他四个白莲教徒的几个近卫做了月老,将几个清倌人许配给他们。

这些清倌人一般都是嫁给朝廷大员和大将做妾,没想到竟然便宜了他们这些丘八。只把娶到娇妻的几人欢喜得飘飘然,如坠云梦中。

崇祯的近卫,个个都是英武少年郎,嫁给他们都是做正妻,还是皇帝赐婚,清倌人们也对自己的夫婿很满意。

崇祯就更满意了,特权就是爽啊,一分钱不花就能拉拢人心,鼓舞士气。

许多士兵都恨不能立刻去战场杀敌立功,好瓜分剩余的几个清倌人了。

接下来的两天,崇祯下令将天津三卫合并为天津府,由皇帝直辖,这样的交通枢纽,肯定要掌握在手里。

天津府以海河为界,分为津北区和津南区,令卢剑星在津南区设置一旗,青县人韦猛在津北区设置一旗。

两人接到命令后便兴冲冲地带着手下打土豪分田地,聚士兵去了。

唯一不高兴的就是白龙旗主贺锦了,他手底下两百精兵就这么被卢剑星和韦猛带走了。

崇祯的九龙旗军制,每个职位,都设置有副职,抽调一些人,其实并不会影响多少战力。

副职表现好的,就有机会去新组建的龙旗下担任正职,甚至一跃成为旗主。

崇祯在京城的时候,干的最多的事,就是拿着望远镜远远观摩九龙旗的训练,从中选出看上的苗子,提拔培养。

看到那些训练认真,技艺精湛的同伴被皇帝提拔后,九龙旗越练越有劲,已经陷入疯狂的内卷中,以致崇祯不得不限制他们的训练时间,防止运动过度损害身体。

崇祯从乱民和天津城周边,又招收了一千名十四到十七岁的少年加入近卫军。

这个年纪的少年,正是青春热血的年纪,没有那些老兵油子的市侩,跟在自己身后,耳濡目染之下,也必定会成为勇武的军人的。

第二天,包括静海县县令在内的四个县令就被锦衣卫押解到天津城下。

随之而来的是抄自士绅家的一车车粮食和钱财。

崇祯命易根硕与何林将乱民们全部喊出来,在城外列队。

乱民们见得推挤如山的粮食,又惊又喜,高呼:“圣天子万岁!”

片刻后,便欢天喜地冲过去,开始领粮食。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混乱,抢成一团,在易根硕的吆喝和白龙旗兵的弹压下,慢慢也规整起来。

等到日落苍山的时候,领到了一年粮食的乱民心里都安定了,脸上露出幸福踏实的笑容。

这时,有些眼尖的人发现,自己县的县令和士绅居然被押了过来,跪在路中央,往日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此刻像一只掉了毛的瘟鸡,垂头丧气,神色灰败。

一群衣甲鲜明的骑兵,将贵气天成的少年皇帝簇拥在中间,朝乱民们走来。

崇祯骑着白色大马,英姿勃发,声音中透露出恣意威严,大声喊道:“诸位父老乡亲,朕是你们的皇帝!”

父老乡亲?

乱民们心中一暖,皇帝居然这么亲切地称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