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新的征程-(大结局)(1 / 2)

林明远看完信后,连忙拿去后院跟家人们分享这个好消息。

苏红珊听到二儿子这么有出息,也是非常激动和高兴,林玉娇也笑了。

这天,林明远率着家人们来到林明远的老爹老娘的牌位前,给二老说了这个好消息。

苏红珊当天就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寄往了江南。

...

七月份的时候,西北边关军大捷,活捉了匈奴单于。

这半年来,西北六路大军扫荡了整个北地,灭了匈奴兵十五万,杀了匈奴老弱不计其数,俘获牲畜数十万头,至此,匈奴残兵已无力与大楚对抗,少部分逃亡漠北,他们怕了。

此仗打出了大楚的威风,震慑了大楚周边的附属小国,现在谁也不敢搞事了,大楚也因此得到了北地好多块地方。

这则消息传到大楚的每一个角落时,举国欢腾,匈奴终于灭了,压在大楚头的石头终于消除了。

当匈奴单于被大军押到京城时,皇帝跟匈奴单于密谈了半个时辰。

等皇帝出来后,就吩咐锦衣卫在京城一处地方,好生招待好匈奴单于,从此就让他在京城颐养天年吧。

次日,朝堂上,皇帝当着众大臣的面,宣布了在雍州北面,原匈奴境内建立安北都护府,并派兵去驻守,派官员过去管理那些游牧民族。

北地不仅有匈奴,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只要归降,就是大楚子民,可以获得安北都护府肥美的青草。

打了胜仗,自然是要论功行赏,兵部这边已经统计了这次战役的功臣。

林世轩在这次大战中,跟随张霸先直捣单于王庭,后又在战场上独立指挥队伍,以七百多人,歼灭四支匈奴兵,共计三千余人,俘获牲畜两千头。

这战功算可以了,所以朝廷这边记他的功,给了他一个杂号将军称号-破虏将军,还是在安国公麾下。

...

十月份的时候,秦州的苹果,终于结果了,林明远也下去视察了一番,看到苹果结果了,他就放心了,在秦州也就没有念想了,水利工程还在继续着,不过再过段时间就可以竣工了。

如今都不用林明远出面,自然就要商人来提前采购苹果,因为现在的秦州可以说是比肩雍州城了,往来商贾很多,苹果自然不愁卖不出去。

而棉花现在已经在大楚全面开花了,秦州不能只单靠棉花,还必须要找别的特产来营销自己,那就是苹果,只要种好了苹果和棉花,那秦州基本就稳了,据说朝廷有意要将秦州升级为府。

上个月,皇帝又来信了,说是让林明远今年来京城过年吧,秦州那边已经有人过去接替他了。

林明远当时收到信,也是挺无语的,什么事这么急?就不能让我在秦州过最后一年?但一想到他的皇帝,念了一遍清心咒,随后又默念着,我是老板的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

这不,这些天就一直跟这位新知州一直在交接工作。

新知州叫霍光成,京城来的,老爹是当朝魏国公,老娘是皇帝的亲妹妹,根正苗红,实力那是不用说的。

霍光成来秦州,就是下来镀一下金,不过他对于林明远倒是还挺友善的,说话客客气气。

林明远见他如此客气,自然也是以礼相待,和和气气最好。

交接完工作,林明远还嘱咐霍光成秦州的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

十月初十,清晨,这次进京,林明远准备了三辆马车,没办法,现在家大业大,东西多,人也多,八名护卫自然也是跟着进京的。

一切准备妥当后,林明远便带着家人们来到州衙门口,只是,这一幕,他惊呆了,随后转头看向霍光成和薛晋安他们。

他们都摇摇头,表示不是他们安排的,也不是他们泄露了消息。

只见州衙门口跪满了百姓,一眼望去,无止尽。

有的拿着一蓝鸡蛋,有的双手拿着两只鸡,还有的拿着一筐白面馒头。

一见林明远出来,个个跪着哭着喊着。

“大人..”

“知州大人,不要走..”

场面十分震撼...

有些百姓还上前跪在马车前,拦住马车去向,哭喊着“大人,夫人别走..”

听者伤心闻者流泪,在场所有官员都很触动,这才是好官。

林明远憋住眼泪,上前一步,拱手道“各位乡亲,都静静,听本官一句”

等百姓们都稍微安静下来后,林明远接着喊道“各位乡亲,本官身负皇恩,不得不离开秦州,还望父老乡亲,给本官让一条道吧。”

有个汉子咆哮道“大人,你和夫人对秦州的大恩大德,我们永远都记得”

“自从大人和夫人来秦州后,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要不然我...”说着说着,那妇女突然就大哭了起来。

“大人,能不能不要走啊..”

“大人...”

现场百姓又是竞相痛哭,苦苦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