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阿强获救(1 / 3)

删除DELETE 东方影人 4644 字 2023-01-24

日本,富士山。混编小队开始登山。前文说过,原本前2000米海拔是不需要攀登的。车子可以到达这个海拔高度。但是日本人,还是很倔的。

既然这趟不寻常的旅程,注定对这座神山不敬。那么。就不能搭乘任何交通工具,包括汽车、飞机,甚至骑马。这趟旅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赎罪之旅。

这世界,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越高学历的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成就越大的人,越“迷信”。当然,个人认为“迷信”的人其实是两极分化。还有一部分知识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特别不好的人。

我们就说这第一类人吧。这一类人中,不乏成就非凡的科学家和各类学者。他们最终选择了相信上帝、相信神、相信佛、相信真主。是他们“反科学”么?不是的。

随着人的认知不断螺旋形深化,有些事情越来越难解释,越来越困扰这些“优秀”的大脑。

就比如:月球真的存在吗?这个话题。一部分认为。月球是因为“我”而存在的。没有“我”,就不存在月球。或者说是,没有“我”,月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呵呵,听起来,感觉是不是特别“扯”?其实,这是个哲学问题。个体与群体,客观与主观的问题。

那么,哲学问题就很高深了么?当然不是。这个世界上其实最浅的是科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科学是可以“求证”的。是研究客观规律的。既然能被“求证”,也就是最基础的。

那么科学往上论,又是什么呢?这才轮到哲学。哲学是研究什么的?哲学研究主客观和试图搞清楚人和人的关系,及人和自己的关系。那么比哲学“更难”的又是什么呢?

各国都有不同的认知了。咱就说说我们自己文化上的认知。这哲学之上,是易学。易学之上是神学。如何还要引申,神学之上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外星生物学吧。看看神学确实段位蛮高了。

那么,研究最“底层”层面的科学家怎么会最终选择信仰神学呢?是有太多科学解释不了,也研究不清的东西了。比如,举个“科学”例子吧。

某一量子,在你看它的时候,这个量子是一种状态。当你没有看它时,它又完全是另一种状态。怎么解释呢?这量子难道知道,有人在看它、观察它?

富士山行动小分队就是这样一群完全不同的人。他们中间有成就颇高的科学家,也有没念过大学的普通人。但是,他们都统一选择了敬畏。

2000米海拔。大部分普通人,应该感觉还好。只有少数特别敏感的人,会觉得呼吸不那么顺畅,体力和平原地区有明确下降。而这个高度,就是富士山的五合目。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的开始攀爬考验。

前文说过,富士山适合登山的季节,集中在夏季那两个月。每年7月左右才开放。在这之前,还是终年积雪的感觉。可想而知,现在这时候登山是多么的困难。

携带的装备和注意事项,可以翻看早些时的章节,就是去中京郊外山涧野营的章节。

富士山主要有4个登山口、4条登山路线。它们分别是吉田口、须走口、御殿场口和富士宫口。别看是在登同一座山,目的地也都是登顶。但是,选择不同的路线,距离竟有着很大的差距!

吉田路线。是大多数第一次攀登富士山游客的选择。因为这条路线沿途小店和小旅社特别多,可以供休息的地方也多。甚至可以中途住一宿再走,非常惬意,不受罪。

不但不受罪,还能很享受。因为途中有温泉小店。呵呵,辛苦攀爬富士山,还能在半山腰“入汤”,不要太奢侈哦。明白了吧?这根本不是一座死火山,不然半山腰哪来的温泉?

从吉田口开始算,如果中间不考虑住一晚的话,可以在6个小时内登顶。当然,这时间是指的在夏天登山季。

须走口路线是四大路线中第二短的路线,而且是完全在富士山东面。这就意味着这条路线可以更好的欣赏日出。

与吉田口、富士宫口相比,这条路线登山者较少。

御殿场口是海拔最低的登山口,这也意味着御殿场口路线也是4条主要路线中高度差最大、距离最长的路线。需要努力攀爬近8个小时,才能登顶。

如果选择了御殿场口路线,最好在山中做留宿的准备。说实话,这个近8个小时的攀登时间,不大适合第一次攀登此山的人。

富士宫口路线是仅次于吉田口路线的第二人气路线,也是4条主要路线中最短的路线。大约5个小时就可以登顶。因为是最短的路线,所以山道笔直地向山顶延伸,山路会有些陡峭。也就是说,攀爬起来会比较辛苦。

富士宫口路线,是小分队大部分人的首选路线。因为它虽然陡峭,但是路程短。攀爬时间也相对少。可以尽快的赶到山口巨蛋那儿。

但是,有位运动员提出了异议。他建议走路途最长,耗时也最长的御殿场口路线。

这种情况在日本还是比较少见的。就是在形成集体决议的时候,还有人站出来反对。日本是个非常“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