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隐修之福地(1 / 3)

我的股市 山下竹园 4518 字 2022-12-29

人间圣境难觅处,终南山间尽福地

第二天又是周末,大清早吃完早餐,本想出去散步,牛娃却拉住我,非要讲讲他的终南山隐修。他是不吐不快,我则是不听不行。没办法,他就是这样。那就听听吧。

提起终南山,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不过没关系,我提一个成语您保准知道,那就是终南捷径。

说是唐朝中期时有个叫卢藏用的文人,虽然考中了进士,但颇不得重用。他便苦苦思索,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古代,人们对隐士极为崇拜,认为他们都是大德高才之人。卢藏用就辞官跑到终南山隐居,每天餐风饮露,诵经打坐,做得很是得心应手,时不时还会评点一番天下大事、指点一下当世乾坤,颇有一股纵横捭阖的高人气度。很快,卢藏用隐居的美名就传开了, 最后,就连远居庙堂、求贤惜能的唐玄宗也听说了他的名气,觉得此人胸中定有经世致用的才学,便把他招进了宫,并授予了重职,卢藏用从此正式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卢藏用自觉掌握了终南山的正确使用方法,便对着另一位真隐士玩起了“禅机暗语”,说:“终南山里真有妙处啊。”没想到这位隐士毫不客气地怼道:“确实是一条做官的捷径。”

有了卢藏用成功的案例,后世一些不得志的文人也纷纷效仿,就连诗仙李白都曾到终南山过过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这种无关对错,只是运气的成分更大一些。我也曾经对当了20多年处长的二哥说:你这老也不得提拔,是不是也该去终南山隐居几年?二嫂一瞪我说:可别瞎出主意,他别说隐居几年,就是离开一个月,怕是位子早没了!

我老婆这时插话进来,说她最早知道终南山是从一本外国人写的书里。比尔?波特是一位知名的美国汉学家,他被中国的隐逸文化深深吸引,深入终南山寻找与探访隐修于终南山的神秘隐士,并将自己的探访经历,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撰写了富有感染力的《空谷幽兰》一书。

那本书里,是这样说的: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我是没看过这本书,但对终南山却非常熟悉,因为我的老家村子就坐落在它的山脚下,步行到山口也就不到一个小时。没上大学前,每年的大年初一上终南山参拜楼观台,是必须的节目,因为那天会举行年会大集,有秦腔社虎,有食堂小吃,也有杂耍马戏,各种各样好吃的和好玩的,可谓五行八作应有尽有、繁盛无比。那时候,还没有圈起来进行深入开发,看起来杂乱但热闹繁茂,特别是10多棵千年的银杏树,成了我们同学间约会的常用地标。就连我们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同学聚会,也是这样约定:初一上午十点,第三棵银杏树下集合,不见不走。

现在,有人说,秦岭是中国的龙脉,而终南山则是这条龙的心脏。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不信你可以打开卫星地图,仔细看看,终南山就位于秦岭中段,脚下就是西部最富饶的关中平原,确实有那么点龙脉中的核心地位的意思。有一次和总参的一个同学聊天,我就曾经提议:真要有打仗,最应该把防御设施设在终南山周围,因为那可是我们民族的根脉。

说起来,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终南山是因为秦岭才有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但是,查一下历史,终南山确乎远远要比秦岭先出名。

《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大阻”。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如今,终南山是指西起陕西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横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绵延200余里,横卧关中以南,环拥古城西安的一道雄伟壮丽的天然屏障。

此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却也千峰叠翠,景色幽美。李白曾写道:“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我想“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大抵指的便是此山了。“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隋唐五代的“药王”孙思邈也曾在终南山隐居采药炼丹,写就中药典籍《千金方》。如今,在终南山很多的峪口,都存在“药王谷”,建有药王庙,传为当年孙思邈采药之地,为当地百姓所敬仰、供奉,以祈求保家平安,去除病痛。

或许正是因为终南山险峻幽静,聚天地之灵气,所有才成为中国隐士的故乡,被誉为“仙都”和“洞天之冠”。而正是因为隐士的存在,终南山也成为整个大秦岭的灵魂。

很多人去了终南山之后的都说这里四季分明、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生态风貌原始而古朴,拥有众多秀峰、异石、幽谷、清流、古道等,被誉为“天下修行,终南为冠”,故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实是名至实归。

但我总觉得终南山的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