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入了冬,学堂里,每天下午十来个孩子就在村西林子的学堂里敲敲打打。林子里传来风呼啸的声音,往往伴随着“叮叮铛铛”以及各种木头敲打的声音。路过的老人也面露喜色。
学堂里,几个孩子偶尔低声交流。这些孩子分工制造,又各自努力:有的磨皮修木,有的打磨轮子,有的做龙骨,有的做各种铆钉,在他们旁边整整齐齐堆着一摞摞的各式木材,细瞧竟能看到每片每块木上都用炭笔标注记号,听他们在又开始小声说事了:
“这个打磨我现在上手多了,我每天可以磨出二十块小木片呢,这个是做车屋子!”
“我的是车头,都是方木条打磨成圆的!记得可要放好了”
“那个皮轮子要熬皮子,再缝上,听说三个轮子就顶五两银子呢!就是工序比较多!”
“我今天目标就是二十文钱!一个下午就能出二十文够我去集市上吃二十碗白糕了!”
“咱学堂太好了!咱们要加油干!”
终于零部件都弄好,摆着一排整整齐齐的。
“来吧!来几个人跟我一起组装车!”林大佑喊。
几个少年兴冲冲地凑上去。
“咱把这车身支起来!”
“成车!”
“两辆了!”
“三辆!”
“……”
直到所有的车都组装拼好,一共十二辆。
“还有十天就过年了。早上赢先生宣布学堂给放假了。今天要跟我一起去城里交差!”
少年们踩着脚踏车,浩浩荡荡地蹬出村口,蹬上官道,然后进了县城,到了“春风楼”,见着李公子,那李公子跟林大佑一众人点清了车,又补了四十两银子,写了单据。
李公子又走到车队前,一辆辆车摸过,笑道,“你们真行呀!年后咱们继续交易!”
“嗯嗯!好说!”
林大佑一众人就到林家酒肆的包间里,给少年们一个个发了工钱。
这村中少年喜气洋洋地领了钱,三五个坐了一辆车回村去了,说着放假过年的计划。
林家兄弟回到家,就听猪圈里,猪在叫唤,兄弟心满意足地又上前去数数,这一看猪圈的大猪,想着马上过年了,又商量着吉日,定了杀猪日头。林二佑道,
“杀猪是大事,要请村上的人来帮忙。”
林糯糯也提醒,“哥,趁着年前要到县里采买些东西,香料,盐,还有糖,过年要准备好多东西呢!”
“好的!去逛街采买,晚点就去跟村上人商量,明天就要杀猪,也跟二婶说一下,她说要跟咱家要一头猪的,让她明天回村拉猪!咱们还可以现场卖一头猪的肉,猪肉都是抢着的,隔壁村杀猪佬也卖一头给他,咱们自家留一头过年!可以做腊肉!咱家还可以做腊鱼!”林大佑高兴地盘点。
次日兄妹就进了城。这街道人头攒动,他们的车根本不好进去,只得一边摇着铃铛,把车子停到车门口空地上。
他们在的这个城叫罗定县,方圆百里,三十来个村落,加上城里的百姓人家,总人口也不过五千人。城中不过一千多户人口。但是这地方处在各种大山峻岭之中,这进一趟城着实不易。那质朴的大石城墙,十分厚重密实,城墙绕城一圈,与城门距离一里犄角处有个瞭望塔,塔高约十四五米,倒是鲜有人站在上面。
林家兄妹看城里拥堵,踏着车停在城门边上,这一看整整齐齐一排车都快排到瞭望塔了。也把车慢慢蹬过去,把车锁上。这一放眼望去这一排脚踏车,连车锁也齐齐整整。
“售后服务站的业务还算齐全,车锁都是统一标准。”林二佑道。
“售后服务站解决了村里好多人家的问题,你看咱村买肉的都多起来了。”林大佑道。
“咱走路进去吧!人好多!”林糯糯和林四佑牵着手。
这一进城门就撞着两排新增的年货“地摊”:卖对联,红纸,烛台,窗花,鞭炮的,都大红大紫的连成片。
“这喜庆的东西可真多,一会咱回家再才买,待会可扛不动了,先去二叔店里把猪的事情说一说。”
“嗯嗯,好多要买的呢!”
几人再往前,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各村村民拿着各种竹笼子装着山鸡,家鸡,鸭子,鹅 ,羊还有各种山货,诸如野猪肉,狍子肉,野兔子等等……几人边看边走,真是眼花缭乱呀!
衣物发饰小摊点和还有各种推着木轮车卖小吃的。
“哥,我想吃!”
“我也是。”
“看,水发糕,还有芋头糕,白糕还有大头粉,滤粉!”林三佑喊。
众人望去。
“玉米粥!”林四佑这边叫。
“吃的是挺多!”林大佑道。
“发糕,芋头糕,一文一碗!来咯!”
几人望去,一个小推车是一个大木盆,旁边有个小锅冒着烟。
兄弟几人就走过去,那妇人就从架子上拉出一条长板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