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静的秋夜,一条发光的“绿蛇”,在官道上爬行。
待莫老走后。晃晃悠悠的马车上,李清玄皱着眉问道:“初八,你可知道有关这烟峡之事?”
初八趴在车架上,周身淡淡的绿光如同一个绿色灯笼,照亮了马车两尺以内的地方。它摇了摇头道:“本仙君乃仙界之人,你们人间界的事情我多是不知的。”
李清玄转而问坐在自己左肩上,巴掌大小晃悠着一双小脚的白色人影道:“小七,你呢?可曾听说过?”
小七螓首微晃,娥眉微蹙沉思了会儿,幽幽的道:“烟峡,其存在比之“逢妖林”还要久远,我当初下山游历时,也曾有意去看看的,后来有些事耽搁了。”白衣女子小七话到此处眼神一暗。
他知趣的并未催促,只听小七叹了口气后接着说道:“为此我还找到了,世居烟峡附近深山老林的少数族裔,该族自称“仙葫族”,据他们族内传说,烟峡原称沧源涯刻,是上古先民记录生前狩猎上古妖兽,祭祀天地之所。后来建木不知何故崩毁,人仙两界几成坦途,天将倾覆之际,自烟峡内一处山洞中走出一人。其人施法封天后离去。峡谷之中的灰烟,便是在那人离去之后出现的。此后终年不散。仙葫族还有流传说,那人当初留在烟峡是为了镇压山洞内的无名凶物。只是这些传言真假不得而知。”
一旁也在闭目细听的初八,心中已是翻江倒海了,这女子所说之事,他在仙界可从未听说过的。忽的似是想到了什么身体一颤,仙界曾有流言说,他们所在之地并非是真正的仙界。而是建木崩毁时随之坍塌的一块“小碎片”。
这番流言曾惹的整个仙界人心惶惶。仙界的几大掌权人听闻之后更是震怒异常,派人将第一个传出这流言之人捉拿。并召开了一次集会,此人曾于当众说:“自己当初是为了博取名利才信口雌黄的。”之后此人便消失无踪了。莫非这仙界当年曾经的流言是真的?初八心中兀自思索着。
听完小七的诉说,李清玄点了点头,正要再问希望什么时,小七却打断道:“关与方才那老者所说的“烟峡三灾”之事,我却是不知的。想来应是我进入逢妖林之后才出现的……”
官道上绿色大蛇渐渐远去,其后几名赶夜路的路人,远远见之以为时运不济,偶遇大妖,恐命亡于此,惊恐万状之下避而绕行。
云龙商行的车马昼伏夜行,十余日后来到一处山洞径直而入。此洞当地人称之为“山魈洞”,因早年曾有山魈出没其中而得名。据传:附近山村常有人被洞中山魈掠去,村民不堪其扰,随聚百余人,前后纵火生烟熏五日有余,乃入其内,兽影不见,唯留遍地人骨,妇孺皆有,村民无不泪下如雨。于山顶掘坑埋骨,立一两丈石碑。上刻村中失踪人名,据估足有近百。
山洞内,四壁山石具黑,车马甫一入内,便顿感寒气袭身,蝙蝠惊惧群出。马匹嘶鸣,乱作一团,洞内不时有车夫喝令之声。
李清玄见状手中拂尘轻挥,惊马顿安,车辆缓行。一夜之后,天亮之际众人方才出得山洞,心中无不为为之一松。
与此同时,山洞另一面正聚集着几个上山砍柴的樵夫。
“李大哥听说了吗?”其中一个年轻一点的问到。
“听说什么了?”一个中年樵夫一脸睡意惺忪的道。
“昨天,梁老头,和他孙子从对面山顶下山时,看到一条发着绿光的大蛇钻进了山魈洞。
”年轻樵夫答道。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啊!梁老头回去就生病了,现在村长正在他家问话呢。”年轻樵夫一脸认真答道。
“那我们还在这说个屁啊!快走!”话音未落人就已经匆匆离开,嘴里同时还嘟囔着:“真是一个个不知死活,我老李活了大半辈子就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好奇。”
其他樵夫见此,也是缩了缩脖子。连忙跟着离开了,只有年轻樵夫胆子大些,在洞口张望了会儿才跟上众人。
半月之后云龙商行的车马停在一处峡谷前。莫老回身对佣人吩咐道:“去请道长前来。”
不多时,李清玄驾着马车来到峡谷入口处,峡谷阔不过三丈,两侧壁立千仞,对峙成峡,崖壁灰色烟雾中隐有藤蔓相连。这烟峡宛如利刃将一座大山一分为二而成。谷内灰色烟雾游动缭绕。不可究其貌。
“道长!接下来仰仗您的仙家法术了。”莫老躬身行礼道。
李清玄一摆手道:“多准备一些四丈长的绳子。除了我之外给每一辆马车分一根。”说完架着马车慢慢驶入烟峡。
莫老见状对身边佣人吩咐了一下后,连忙一挥手喊道:“启程!”众人面色一肃,车马相随而入。
烟霞内,李清玄将渡世镜取出,做好随时施法的准备,忽然肩膀一沉,初八自身后的货物跳上了他右肩。舔着身上的毛发。当下,抬手揉了揉初八脑袋。心中忽的一动传音问道:“初八,小七说这面镜子是佛土至宝,怎么从来没见你提及过?当初捡到这东西时你也在场啊。”
初八小爪子虚掩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