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时光飞逝(2 / 2)

,你是什么意见?”司马昱打断两人的争论,看着谢尚道。

“殿下,我今早会见的段龛之弟段蕴,他九死一生,从被围城铁桶似的广固逃了出来,极其狼狈,据他所言,广固城内已经断粮,只能吃肉了。”谢尚依旧语调沉稳,摆足了宰相的风范。

司马昱一皱眉,没有说话,他对谢尚越来越有些不满了,做了四年尚书仆射,说话愈加官味十足。

“吃肉?仆射大人,您在说笑吧?”江虨笑着问道。

“是吃人肉!”

谢尚话一出口,三人心中有些一惊,愣在了当场,毕竟谢尚在北方打过仗,他们虽然听说过,但经这个天天在一起工作的谢尚这一说,仍有些毛骨悚然。

只听谢尚接着道:“在下以为,广固还得救啊,收复中原,驱除胡虏,任重道远。”

说着,谢尚站了起来,走到大堂中间,手捋黑髯,仰头叹道:“诸位,纵使在下将来看不到大晋一统,但也应该出一份绵薄之力,令全天下人都看到朝廷恢复故土的雄心呐。”

三人肃然起敬,频频点头称是。

司马昱当即拍案道:“文度,你速给令则写一道手谕,令他即刻发兵,驰援广固!”

“卑职遵命!”王坦之躬身道。

谢尚补充道:“文度,写完由中书舍人亲自去送,并带同段蕴一起前往,作为向导在荀徐州军前效力。”

“卑职明白。”王坦之再道。

谢尚微笑着看向堂外春意盎然,蝶粉蜂黄的花丛,心已经飞到了建康城南的私邸。

谁都不知道,段蕴从广固逃出,身上还背了段龛的亲妹妹段末嫣,金发碧眼,肤白胜雪,凹凸有致,别有一番异族风情。

下邳,历史名城,韩信封楚王的都城,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后,张飞镇守的要地;曹操灌水生擒吕布之城;也是关羽降曹之处。

荀羡手里拿着司马昱的手谕,在大堂上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卧榻之侧的山东,这近一年发生的事,他了如指掌。

他经常夜里祈祷,不要让他参与山东之战,那是弓马纯熟,嗜杀冷血的鲜卑人,那是战无不胜的慕容恪,他们鲜卑自己人打自己人,就让他们打去吧。

但噩耗还是来了,司马昱下令了,让他即刻发兵。

“把顾悦之,柏杰叫来。”荀羡吩咐亲兵道。

不大一会儿,顾悦之,柏杰相继来到。

荀羡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心质单纯的名士,但不是个帅才。

柏杰看着一脸焦急,坐立不安的荀羡,再看看手里的朝廷手谕,心中暗笑,这几年的相处,他了解荀羡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北中郎将,既然朝廷下令了,我们唯有发兵啊。”柏杰平铺直叙道。

“额……我知道,我知道。”荀羡按捺下心中的不安道。

顾悦之也看出荀羡的焦虑神态,手捋长髯道:“发兵一定要发,但大军一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是不是该做足了准备事宜。”

“对对对,君叔说得对。”荀羡恍然大悟道,心道,还是顾悦之懂我。

柏杰一脸凝重道:“请北中郎将下令,卑职好去安排。”

“嗯,这样,世海,你召集诸将来中堂议事,君叔,你来拟写给朝廷的回函。”荀羡下令道。

二人躬身领命,柏杰出门而去。

顾悦之命亲兵取来纸笔,凝神思忖,准备下笔。

荀羡走到顾悦之桌案前,温言道:“君叔,先别忙着写,你看我们应如何驰援?”

顾悦之放下毛笔,道:“北中郎将,我军多步兵,而鲜卑多骑兵,有五万之众,既要驰援,就得点起所有八万大军,路途遥远,辎重粮草无数,到达广固也得有月余啊。”

荀羡抚须道:“好,君叔,就这样写,臣荀羡,接到上谕,刻不容缓,当日整齐军马,次日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