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响声,心被揪起来。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突然站起来,正要发声,却被身边的大哥扯回了座位。
“他们讲的瓦族话,你可能听不懂。刚才男人是责问女人为什么要背叛自己,我也是佤族人,往前几年,这女人应该会被吊死”,男人轻声解释着。
“就算是出轨,也不能打那么重,会被打死的”,这是孙梦没有料到的情节,但她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她的意识里,该离婚就离婚,跟打人是两回事。
“对,打人是不对。可是在闭塞的寨子里,被背叛的男人,比死了都难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看那男人,他真用力,一拳就能把她打死了,可先受伤的为什么是那个男人?”语文老师在一帮认真的梳理着,努力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更有说服力。
孙梦看着眼前的语文老师,似乎自己在睡梦里错过了某个情节?
“你仔细看看男人的脸”,老师轻声提醒孙梦。
孙梦这才看到,男人黑黑的脸上有好几道血印,左边的眼皮像是被扣掉了一块皮一样,鲜血结了痂。
“上车时我看到他们的首饰,就猜测是佤族人,所以一直留意他们。男人刚才睡着了,睡觉前还帮女人打了热水、泡了面,女人趁他睡着偷袭他,你看那力度角度,直接就戳向了眼睛,是真想弄瞎男人”,老师心有余悸的描述着,“我看到那女人冲着眼睛扣过去的时候,跟你刚才的反应一样,只不过你想保护那个女人,我却是想保护那个男人。”
“别人要弄瞎你,你打不打他?”见孙梦不说话,大哥意味深长的一问,弄得孙梦一身鸡皮疙瘩。
“这男人,真是好脾气,血都结痂了才忍不住打了她,之前谈了很久了。唉!”大哥一声叹息,靠在座位上眯上了眼睛。
孙梦深深舒了一口气,真是出人意料。
她不由得又仔细打量起那个女人来,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看着甚至还有几份乖巧。
出轨?偷袭?
人性真是可怕。
好人坏起来很可怕,还是坏人看起来很像好人?
就如同眼前的景象,孰是孰非又怎么界定呢?
打女人固然不对,可她真是要伤害你,你动不动手?
尊老爱幼自然是传统美德,可倚老卖老,故意欺压到你头上,你反抗不反抗?
愚忠是害,不辨黑白,眼睁睁看着效忠的人走向灭亡。
愚德非善,不论是非,道德绑架最终也会贻害无穷。
其实人们的道德尺度、评价体系都是社会驯化的结果,在被驯化的过程里,我们潜意识里给所有事物标定了某个标签。
比如善恶、比如强弱,那个标签其实是自己的主观认识,这种认识一旦难以达成共识,就会引发矛盾。
所以,我们看那些饱经沧桑的长者、或者当权者,公开场合里总是爱讲绝对正确的言论,却鲜有人明确的对是非对错表态。
一万个读者就会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有人觉得对、就会有人认为错,不表态、其实才是最好的态度。
孙梦已经精神起来,这剩下的4小时车程,注定是难以入眠了。
身边的老师闭着眼睛感慨,“教育真的很重要,知识对人类的意义,就是让人在拳头和獠牙之外,获得了其他达成目的途径,这才是与野生动物的区别。这两个人啊,但凡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都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
这话孙梦是认同的,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其实是人类个体的思想性和多数人的修正能力,思想性是辨别人与动物的前提。
而赋予人类思想的,便是知识。
知识的传递与发展当然是依靠教育。
“可是素质教育不见得能培养出人们的高素质”,或许不太喜欢身旁的老师,孙梦像是在参加一场辩论会,总要在对方的措辞里找出个破绽来。
“教育本身是没问题,问题出在体系架构上。现在讲的义务教育、素质教育,从古代私塾至今,早就发展迭代到了很高的层次。可惜的是,教育的评价体系偏门了”,这老师显然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兴趣,大概是触及到自身专业了吧!
“现在我们的孩子都被琳琅满目的补习班压垮了,为什么补习呢?不是学校的硬性要求,有人说考试的加分项形成了一种社会导向,可说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的价值体系”,他喝了一口水,意味深长的看了看车窗外。
“换做你”,他看看孙梦隆起的肚子,“你的孩子出生后,你会更在意他的三观养成、道德素质,还是在意每场考试白纸黑字的分数?”男人认真的看着孙梦,像是在等待孙梦的回答。
“分数,作弊也会拿高分,但我想任何父母都会批评孩子,制止这样的行为”,孙们显然是避重就轻,避开了深层次的辩论,选择了这样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
“那,有多少父母是为了纠正孩子的三观,让孩子养成诚实的品质才制止孩子的?比如说,高考、他作弊拿到高分考了清华,家长们会批评他,还是暗自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