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毒品,李浩然要么是帮凶,要么是想脱身。”
她靠回椅背,脑子里拼凑着:张伟强死前跟李浩然吵架,马丁可能是黑蛇帮派来的杀手,李浩然跑去芝加哥,要么是听命,要么是被胁迫。那张纸条——“镜子里的真相”——可能是马丁留的警告,或者黑蛇帮的暗号。她拿起电话,给芝加哥警局的联络员发消息:“码头交易的情报再核实一下,盯着李浩然。”
“局长又催了,”陈浩说,“艾米丽的报道把舆论炒得太热,他让我们尽快结案。”
“结案?”索菲娅冷笑,“连凶手都没抓到,结个鬼。”
“至少得抓到李浩然,”陈浩说,“他知道的肯定比咱们多。”
记者艾米丽坐在洛杉矶街头一家咖啡馆的露台桌前,手边放着一杯冷掉的拿铁,笔记本上摊着她昨晚发的第三篇报道的打印稿。标题醒目:《唐人街血案新线索:镜子指向何方?》。文章一出,点击量飙到三十万,评论区全是“警察无能”“黑帮勾结资本”的骂声。她知道自己点了一把火,但没想到烧得这么快。
她的手机震了一下,是线人发来的新消息:“克兰昨晚去了芝加哥,今天早上回来,手下说他在南区见了人。”她皱眉,把消息记下来,跟那张仓库照片拼在一起——李浩然的背影,箱子堆满的角落。她越看越觉得,克兰和黑蛇帮的线头正在接上。
“艾米丽·唐?”一个低沉的声音打断她的思路。她抬头一看,一个穿灰西装的男人站在桌旁,40多岁,眼神冷得像刀。
“谁啊?”她合上笔记本,语气不善。
“罗伯特·克兰的助理,”男人递过一张名片,“克兰先生对你最近的报道很感兴趣,想请你聊聊。”
“聊聊?”艾米丽冷笑,“是警告我闭嘴吧?”
“随你怎么理解,”男人说,“明天中午,克兰的办公室,他希望你带上证据。”
男人说完就走,留下艾米丽盯着名片发愣。她知道这是威胁,但也是机会——克兰主动露面,说明他急了。她掏出手机,把那段匿名音频再听了一遍:“张伟强拿了不该拿的钱,镜子会照出他的下场。”她眯着眼,低声自语:“镜子到底是什么?”
她打开笔记本,开始写第四篇报道的草稿:“唐人街血案再起波澜,知情人士透露,死者张伟强卷入跨州交易,‘镜子’或为幕后势力的代号。一名地产商的影子若隐若现,真相是否就在眼前?”她没点名克兰,但暗示够明显。她知道这篇一发,火会烧得更大——她等着看谁先跳出来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