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码头与翻盘(1 / 2)

李浩然蹲在芝加哥南区码头的一堆集装箱后,夜风夹着湖水的腥味吹得他直打哆嗦。手里攥着那把生锈的螺丝刀,背包里塞着一次性手机,录音已经存了三天分量的对话——黑蛇帮的毒品交易、替死鬼计划,还有昨晚听到的“码头交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搏。

凌晨1点,他趁皮夹克男打盹,从仓库溜出来,直奔地图上的红点。他躲在暗处,看见两辆黑色SUV停在码头边,西装男和几个蒙面人正在交接箱子。远处传来船笛声,一艘货船靠岸,灯光晃得他眼睛疼。他低头打开手机,拍了几张模糊的照片——箱子、车牌、西装男的侧脸。

“快点,”西装男低声催促,“洛杉矶那边盯着呢,别出岔子。”

“货没问题,”一个蒙面人说,“但那个瘦子跑了,老蛇说昨晚没看住。”

“跑了?”西装男声音一沉,“找回来,他知道得太多。”

李浩然心跳加速,缩回集装箱后。他知道他们在说他——昨晚的逃跑果然暴露了。他咬牙,把照片和录音塞进背包,准备跑。可刚转身,就听见一声低吼:“那儿!”一个蒙面人发现了他的影子,手电光直射过来。

他撒腿就跑,码头的地面湿滑,他摔了一跤,膝盖磕出血。身后脚步声越来越近,他钻进一堆废铁堆后,屏住呼吸。蒙面人骂了句脏话,手电光扫过,没找到他。李浩然等他们走远,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跑向码头尽头。他知道不能回仓库,只能找警察——录音和照片够他翻盘了。

跑到码头边,他看见一辆巡逻车远远开来。他挥手喊了声“救命”,车灯照过来,他松了口气,倒在地上。

陈浩站在警局的审讯室外,手里拿着一份刚从芝加哥警局传来的紧急报告。上午8点,办公室里乱成一团,电话铃声不断。昨晚芝加哥码头抓到一个瘦子,背着包,满身泥,主动投案,声称有证据。报告上写着:嫌疑人自称李浩然,携带录音和照片,指控黑蛇帮毒品交易。

“李浩然投案了?”索菲娅推门进来,手里端着咖啡,满脸惊讶,“这小子跑去芝加哥送礼了?”

“不是送礼,是求生,”陈浩把报告递给她,“他说张伟强不是他杀的,录音里有黑蛇帮的交易细节,还提到马丁·桑托斯。”

“马丁?”索菲娅翻开报告,“他怎么说?”

“李浩然说马丁是黑蛇帮的执行者,”陈浩说,“录音里有人提到‘马丁处理了洛杉矶的麻烦’,可能是指张伟强。”

索菲娅啜了口咖啡,皱眉:“那纸条呢?‘镜子里的真相’?”

“李浩然不知道,”陈浩说,“他说纸条是张伟强死后出现的,他跑的时候没看见。”

“所以是马丁留的?”索菲娅敲了敲桌子,“警告还是挑衅?”

陈浩点头,走到白板前,在“马丁·桑托斯”下写上“疑似凶手”。李浩然的投案是个突破——录音和照片证实了黑蛇帮的毒品网,指向马丁杀了张伟强。但“镜子”的含义还是个谜。他拿起电话,打给芝加哥警局:“把李浩然的录音和照片传过来,我们要跟他对质。”

“局长高兴坏了,”索菲娅说,“舆论压了他三天,这下能喘口气。”

“喘不了多久,”陈浩说,“艾米丽昨晚又发文,提到了码头交易,舆论只会更热。”

“她怎么知道的?”索菲娅一愣。

“估计有线人,”陈浩皱眉,“她挖得比咱们快。”

电话响了,是技术组:“录音初步分析过了,提到一个名字——罗伯特·克兰,说他是幕后金主。”

陈浩挂了电话,跟索菲娅对视一眼。她咧嘴:“这案子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上午10点,索菲娅和陈浩坐最早的航班飞到芝加哥,跟当地警局对接李浩然的投案。现在,李浩然坐在审讯室里,瘦得像根竹竿,眼神慌张,手边放着那部一次性手机和几张模糊照片。

索菲娅站在芝加哥警局审讯室的单向玻璃外,手里拿着一杯速溶咖啡,味道糟得让她直皱眉。

“他说了啥?”索菲娅问旁边的芝加哥警探,一个叫汤姆的壮汉,满脸胡茬。

“他说张伟强不是他杀的,”汤姆翻开笔记,“10月14日晚上9点,他在‘龙门餐馆’后巷跟张吵架,推了一把,张撞墙,他跑了。后来接到电话,让他去芝加哥。”

“谁的电话?”索菲娅追问。

“不知道,”汤姆说,“他只记得是个男声,低沉,像是认识他。”

索菲娅透过玻璃盯着李浩然。他低头搓着手,声音从扬声器传出来:“我到芝加哥后,黑蛇帮让我搬货,说要把我当替死鬼。我录了他们的对话,马丁·桑托斯杀了张伟强,他们提到了‘镜子’。”

“镜子?”索菲娅皱眉,转头问汤姆,“录音核实了吗?”

“核实了,”汤姆递给她一份转录稿,“里面有句‘马丁处理了洛杉矶的麻烦,镜子计划不能停’,还有人提到罗伯特·克兰,说他是金主。”

索菲娅接过稿子,扫了一眼。录音里皮夹克男和西装男的声音清晰可辨,提到“码头”“货”和“替死鬼”,马丁的名字出现了三次。她敲了敲玻璃,陈浩在里面抬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