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初唐诗林桂花情议卢照邻(下)(3 / 3)

唐诗百花艳 蛋仔金 9354 字 2017-06-11

,花分八桂开”

李商隐《河内诗》:“八桂林边九芝草,短襟小鬓相逢道。”

卢照邻以“桂”入诗,以“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和“沈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折桂榜册“诗桂”名号。卢照邻的“诗桂”也是比较出来的。

东说选读卢照邻诗句,玩味其诗才: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梅花落》)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咏史》)

“玉轸临风奏,琼浆映月携。”(《山庄休沐》)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元日述怀》)

西讲唐朝的元日就是春节,新年初一卢照邻吟诗述怀。“花舞大唐春”有两层含义,一是唐尧盛世,二是李唐升平。

另外,吸引读者眼球的是“诗桂”的《行路难》,《行路难》为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和贫困孤苦的处境。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句。卢照邻作《行路难》,它为唐诗“君不见------”体式开创了系列现实主义诗篇,让后来许多的唐朝诗人共鸣高歌。请看“诗桂”的《行路难》:“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春景春风花似雪------”君不见张纮、贺兰进明、崔颢、李白、顾况、高适、张籍、柳宗元、僧贯休这些诗人紧随挥毫,流芳《行路难》,支支插曲引人注目。

例如:“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君不见山上蒿,数寸凌云烟------”;

“君不见云间月,暂盈还复缺。君不见林下风,声远意难穷------”;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腰无嫌猜------”;

“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炒砂作饭岂堪吃------”;

“君不见富家翁,昔时贫贱谁比数。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古往今来转青碧------”

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当然也写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起句分别为:“君不见封狐雄自成群,冯(凭)深负固结妖氛------”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

可见“四杰”引领初唐诗林在现实大地上充实社会内容。

无独有偶,卢照邻领前写出《关山月》,跟进的诗人不少,而富含情思韵味的《折杨柳》诗题诗篇自卢照邻改编后,后继者众多。到了白居易时,又推陈出新,叫响了《杨柳枝》诗词流派,“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在此阅读卢照邻的《折杨柳》:“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鸟鸣知岁隔,变条识春归。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

四维读卢照邻的诗,可以感觉到从佳句里浮动出来的桂香。如果赏析歌行体,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更被时人誉为经典,直到100多年以后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台而减分。

卢照邻堪称“诗桂”。不仅有山中桂袭人,还有月中桂,以其“浮桂动丹芳”而飘香在诗坛百花园里。南唐的江为借此创作出“桂香浮动月黄昏”,宋人又引发“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

四维读入榜诗歌《长安古意》,托古意抒今情,作者借旧瓶装新酒,难免沾染“宫体诗”习气。以往的旧宫体好比机体有华丽的皮毛,而患有贫血,萎靡不振,缺乏生气。《长安古意》注入新血液,正在新陈代谢,给读者感受骨力较轻。虽然词采富丽艳美,但思想感情还是有针砭时弊的现实意义。气势宏伟,布局结构庞大,极力铺张渲染,这种长篇诗歌行体,符合雄唐博大精神的需要,迎合大唐历史步入盛唐时代的发展要求。

四维说唐诗百花艳的故事还没有完,有意将“百花”一统到“诗花”,暂别陆地回到水境,看“苹花”形态。欢迎看官阅读下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