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初唐诗苑苹花静叙刘希夷(下)(3 / 3)

唐诗百花艳 蛋仔金 4927 字 2017-06-20

天,又经历花开的春天。

王建说:“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花落花开,讲的是自然规律。

李幼卿诗句:“近日霜毛一番新,别时芳草两回春。不堪花落花开处,况是江南江北人。”常人都经不起花景盛衰提示,时间都上哪去了,何况作者正忙于走南闯北呢!

杜牧惜春:“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讲的是惜春而留不住春。同理,惜花留不住花期,爱惜花季少年而不能永葆青春。。

黄滔怀古:“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此诗押ai韵,故将花开放在句尾,无论景色是花开还是花落,作者登临之心都是很沉重的。

原来是:时人自惜花肠断,春风却是等闲吹。

四维通读《全唐诗》,发现古人“花前月下”是抒情诗歌里一道永恒主题,以咏花为册,选读其他唐人诗篇,但是这“花”不包含具体名花,如牡丹、梅花等品种。

有一位秀才叫严恽,唐朝吴兴人,举进士不第,与杜牧交游。他作诗《落花》一首:“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就这一首,就出名了。

当时的诗林就出现了和诗。

杜牧《和严恽秀才落花》:“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王枢《和严恽落花诗》:“花落花开人世梦,衰荣闲事且持杯。春风底事轻摇落,何似从来不要开。”

跨代的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就是化用了他的“尽日问花花不语”,而“为谁零落为谁开”更是被后人诗词所借用。

以上花诗,意有不同,而都有妙境。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历来广为传诵,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作者对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甚至感伤。郎景川从文史哲角度获益:两句在文学里富于诗的意境;在历史中揭示自然周期性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哲学上且具有辨证法哲理性。

东方梦春道,读诗有益。花落花开年复年,落花诗写得更妙。唐朝诗人占据许多意境据高点。为此,她要收集成册,为习练童子功作课程。

“诗花”让人倍感盛衰。在许多《落花》中,有这样一首说得有理有利:

“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本文从苹花说到诗花,苹花是水生植物,它的邻居有菱花。欢迎看客赏析菱花,阅读下一章。

作者留言

本篇原先安排有“花坛”、“花境”之类的描写,因患有眼病,缩短用眼时间,将它们舍弃了。或许将来章节启用。

蛋仔金 2017-6-2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