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的诗曲,名篇流芳。
东说:有人评议贺知章为“诗狂”,进行广泛传播。可是中国古诗“金水榜单”评贺知章获得唐朝“诗剪”名号。
众所周知:贺知章作诗流芳千古的诗歌有三首,除了《回乡偶书》二首外,还有一首。那就是贺知章入榜诗篇《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如果说《回乡偶书》寓意侧重社会意义,那么,《咏柳》的价值则在于艺术美学。诗人贺知章性格开朗豪放,接人待物大方豪爽。关于《咏柳》这首诗具体写作背景,难以找到资料,只能作合理的推测。四维认为《咏柳》是贺知章在初唐时期所作,这是一首咏物诗,不仅迎合当时文风,也符合他青壮年时期的风格。《咏柳》描绘出春景的妩媚,它向初唐诗坛宣告,贺知章具有明星诗人的才艺。所以,四维将贺知章列为初唐诗人,当然,因《回乡偶书》等晚年名篇之故,列为盛唐诗人也没有错。
郎景川讲说“诗剪”趣论:
应制诗属于宫廷诗,通常包括两类:宫廷游宴的应制诗和科举考试的省试诗。应制诗指封建时代作者为臣僚奉皇帝旨意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唐朝出现应制诗“剪彩花”之类题材。《唐朝剪彩花诗册》选读:
宋之问诗:“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刘宪诗:“上林宫馆好,春光独早知。剪花疑始发,刻燕似新窥。色浓轻雪点,香浅嫩风吹。此日叨陪侍,恩荣得数枝。”
李峤诗:“早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
苏颋诗:“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
赵彦昭诗:“剪彩迎初候,攀条故写真。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
雍裕之《剪彩花》:“敢竞桃李色,自呈刀尺功。蝶犹迷剪翠,人岂辨裁红。”
裴延《咏剪花》:“花寒未聚蝶,色艳已惊人。悬知陌上柳,应妒手中春。”
古代剪彩与现今剪彩不同,且看几首唐诗:
张九龄《剪彩》:“姹女矜容色,为花不让春。既争芳意早,谁待物华真。叶作参差发,枝从点缀新。自然无限态,长在艳阳晨。”
宋之问《剪彩》:“驻想持金错,居然作管灰。绮罗纤手制,桃李向春开。拾藻蜂初泊,衔花鸟未回。不言将巧笑,翻逐美人来。”
沈佺期《剪彩》:“宫女怜芳树,裁花竞早荣。寒依刀尺尽,春向绮罗生。弱蒂盘丝发,香蕤结素成。纤枝幸不弃,长就玉阶倾。”
徐延寿《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古代剪彩指剪裁花纸或彩绸之类,制成虫鱼花草之类的装饰品,其剪彩人多为女性。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得知:“立春之日,悉剪綵为鷰,戴之。”这里的綵,是为彩,剪綵就是剪彩。到了宋朝,王安石作《次韵次道忆太平州宅早梅》:“今日盘中看剪彩,当时花下就传杯。”古代剪彩另有剪裁之意,如崔日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所说:“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而现今剪彩,是在建筑物落成、展览会开幕、道路桥梁首次通车等喜庆时,举行仪式,通常由领导人、负责人或名人进行剪断彩带。
古诗告诉:剪修白蜡红烛,剪裁吴绫蜀锦,功在剪术,技在手巧,艺在心灵。
明朝杨慎《升庵诗话》载,元武伯英《咏烛剪》诗:“啼残瘦玉兰心吐,蹴落春红燕尾香。”为一时所赏。国朝(指明朝)古廉李公时勉《咏剪刀》诗:“吴绫剪处鱼吞浪,蜀锦裁时燕掠霞。深院响传春昼静,小楼工罢夕阳斜。”公之直节清声,而诗妩媚如此,信乎赋梅花者不独宋广平也。
谁家作诗似剪刀?诗人裁出风情高。剪辑风俗俊乡景,高谈阔论觅文豪者,挂榜“诗剪”。贺知章作诗《咏柳》,对杨柳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歌颂,用“裁”和“剪”将其升华到艺术美的高度。特别是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被作者想象成能工巧匠的手中的剪刀,“裁”“剪”出真善美的艺术品。文如其人,贺知章就是“诗剪”明星。
周鲁生述说“诗剪”诗人贺知章趣事:
《唐才子传》载:贺知章,字季真,会稽人。少以文词知名,性旷夷,善谈论笑谑。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陆象先在中书,引为太常博士。象先与知章最亲善,常曰:“季真清谈风韵,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